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嫁接新技術讓紅花玉蘭分身有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10-3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北京林業大學馬履一教授團隊研發的嫁接新技術,不但獲得了兩個發明專利,而且大大加快了珍貴新樹種紅花玉蘭的規?;庇俣龋瑸榫G化美化提供了新的樹種。

      應用這一新技術,使得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僅存的一棵紅花玉蘭母樹分身有術,繁殖了近1000萬株苗木,遍布我國23個省市。通過高位嫁接,紅花玉蘭這一綠化美化新秀在短短幾年內在國家園林建設工程中嶄露頭角。

      2004年,在湖北五峰,馬履一教授等人發現了木蘭科植物新種紅花玉蘭。內外全紅的玉蘭,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

      紅花玉蘭具有極其豐富的花部形態變異特性,觀賞價值很高,是極佳的園林綠化樹種。使其盡快滿足綠化美化的需要,首先要解決繁育關。然而,因其枝條髓所占比例較大、木質部較薄,使用傳統的植物嫁接技術,成活率只有20%甚至更低。此外,紅花玉蘭苗木培育周期長,長到胸徑8-10厘米至少需6-8年。

      馬履一領銜的紅花玉蘭課題組經過多年繁育和栽培試驗,獲得了兩項發明專利。其突出特點有二:一是大幅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到95%;二是縮短培育大苗年限。嫁接3-4年時間即可培育成大規格紅花玉蘭苗木,能夠盡快推向市場,為園林綠化提供新樹種。

      據悉,課題組打破傳統的砧木和接穗削法,采用縱向切成長切面砧木和長馬耳形平滑切面接穗,將紅花玉蘭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5%。嫁接以玉蘭屬樹木為砧木,以紅花玉蘭當年生枝條為接穗,入秋后枝條出現木質化傾向,即可開始嫁接。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