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云南德宏州完成滇皂莢栽培技術規程編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1-14  來源:中國園林網  作者:柏斌  
             記者從云南省德宏州林業與草原局林草種苗管理和質量監督檢驗站獲悉,滇皂莢栽培技術標準編制小組歷時3年完成 “云南省滇皂莢栽培技術規程”編制的,定稿后將報云南省市場監管局審查。

      據了解,滇皂莢為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其樹姿優美,葉色翠綠,莢果在不同發育階段分別呈現綠色、淡紅色和金黃色,是經濟、園林和生態價值兼具的優秀樹種。此外因其種子外胚乳晶瑩剔透,形如米粒得名皂角米,其口感細膩,營養豐富,被譽為“植物燕窩”,具有補腎、潤肺、明目、祛痰開竅、利尿、提神補氣功效;皂莢刺可入藥,有活血祛痰、祛痰開竅的功能;果瓣富含活性三萜皂甙,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是天然洗滌劑。

      滇皂莢在德宏州梁河縣具有100多年的人工種植歷史。有年產值1萬元以上的滇皂莢樹100多株。滇皂莢被當地群眾稱之為“養老樹”“助學樹”“致富樹”。目前,德宏州種植面積3萬畝,投產面積0.6萬畝,皂角米產量70噸,銷售收入4500萬元左右。

      為保障滇皂莢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德宏州林草系統科技人員自2012年以來,就開展滇皂莢良種選育和栽培技術研發。目前已成功選育出‘梁河縣1號’和‘梁河縣2號”滇皂莢良種,并通過長期育苗、造林試驗,總結出“滇皂莢芽砧嫁接技術”和滇皂莢良種造林、撫育管理技術。在此基礎上,德宏州林草種苗管理和質量監督檢驗站、梁河縣林草局于2018年成立滇皂莢栽培技術標準編制小組,通過云南省市場監管局立項,編制“云南省滇皂莢栽培技術規程”。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