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國有林場大多建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別山、武陵山、幕阜山、秦巴山等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敏感區,及江漢平原和漢江流域生態重要區域。全省國有林場森林面積近960萬畝,森林覆蓋率超91%,森林蓄積量5110余萬立方米,是生態功能最完善、森林資源最豐富、森林景觀最優美、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
2016年3月,湖北省成立國有林場改革領導小組,全面實施全省新一輪國有林場改革。2019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林草局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對湖北省國有林場改革進行抽查驗收,總體評價為“優”。
湖北省不僅全面完成了國有林場各項改革任務,全省國有林場的生態功能、生產生活條件都得到了明顯改善,管理體制全面創新。通過改革,國有林場保護培育森林資源、提供生態公益服務、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主要功能定位更加明確,職工社會保障和就業安置全面落實,林場辦社會職能分離,資源管護機制不斷創新,資源監管體制不斷完善,林場基礎設施持續改善。
為鞏固改革成果,湖北省提出實施生態公益林管護、林木種苗建設、國家儲備林培育等11項工程,切實增強國有林場森林生態功能,推動森林資源總量持續增加,促進林場職工及周邊林農增收致富。
距恩施市中心城區10公里的望城坡國有林場,近年大力開發森林旅游和森林康養,依托邊界防火線和森林防火瞭望臺,建旅游步道、觀景平臺,在現有植物園和花園的基礎上新建觀賞珍稀植物園,鼓勵轄區內有條件的農戶發展民宿、農家樂等。如今,望城坡國有林場成為旅游觀光、森林康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仙桃市趙西垸國有林場借市政府招商引資機遇,與湖北國投中金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旅游項目,位于林場的夢里水鄉景區已被打造成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羅田縣薄刀峰林場地處鄂皖交界大別山區,建場60多年來,在荒山禿嶺營造了大量優質杉木和黃山松人工林,成為集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風景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湖北省國有林場的改革路越走越寬,國有林場的生態資源正源源不斷變成生態產品,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與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