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南省寧遠縣白云山林場,一排排紅葉烏桕、楓香、荷木、楠木、無患子、香樟生長旺盛,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8年以來,白云山林場扎實做好“建綠、管綠、守綠、用綠”文章,在組織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戰行動中,創新思路、精準施策、科學治理,把曾經遭受松材線蟲危害的疫木區打造成景色怡人的風景林、“榜樣區”。寧遠縣被省林業局評為“湖南省松材線蟲病防治評估優秀單位”。
全力除治疫木
白云山林場位于寧遠縣中和鎮,有林地3.3萬畝,其中松林3000余畝。2018年下半年,林場人員巡林時發現菜漯工區山場有松樹枯死現象,還發現了松褐天牛。林場立即報告縣林業局,并采樣送省林業局鑒定,確認造成松樹枯死的正是松材線蟲病。
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后,省林業局把白云山林場列入全省松材線蟲病疫點,縣林業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以分管副縣長、執行副林長為組長的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領導組,形成“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防控工作體系,落實人員和資金,制定實施預防除治辦法。在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中,縣林業局、白云山林場69名黨員干部帶頭走進山林地塊,不怕苦和累,嚴格按照松材線蟲病的除治步驟和要求開展各項工作,確保了疫點發生面積和病死樹數量“雙下降”。
在除治松材線蟲病過程中,寧遠縣堅持以疫木清理為核心、疫木源頭管理為根本,做到“三到位”。
嚴防密控到位。縣林業局及時封鎖疫區,嚴禁砍伐,嚴禁一切松木運出,同時聯合森林公安在全縣范圍內集中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木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對涉木企業、涉木市場、種苗繁育基地、摩托車經營店、鮮花店、物流公司等場所進行檢疫執法檢查,查看是否依法辦理檢疫手續,是否存在無證調運松木行為,堅決杜絕疫木外運造成疫情擴散。
科學除治到位。2019年7月至2021年底,林場配合縣林業局開展了5次除治工作。堅持“集中除治”與“即死即清”有機結合,疫木清零與注藥保護兩手抓,對5000株松材線蟲病疫木進行了標注、砍伐、燒毀、埋蔸等技術處理,對疫情較重的菜漯工區940畝松林進行皆伐,按照疫木處理的有關規定,把疫木送入疫木加工廠進行粉碎處理。在疫木除治過程中,縣林業局和白云山林場技術人員全程監督,嚴格按照“一查、二砍、三清、四燒(碎)、五包、六捆、七埋、八標”的步驟進行,每個處置點均派專人負責檢查,確保除治質量和程序規范。資金保障到位。林場從2020年上級撥付的22.97萬元管護資金中拿出20萬元用于疫木除治工作;白云山疫點被列為全縣重點項目,先后投入除治資金204萬元,保障了除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綠色轉型發展
松樹生長數十年,線蟲毀林一瞬間。為把疫木區的損失降到最低,2019年,新上任的白云山林場場長劉世紅帶領林場人員主動求變謀新路,變“被動除治”為“主動轉型”,闖出一條新路子。2020年,白云山林場抓住縣政府組織4個林場向歐洲投資銀行貸款的重大機遇,利用外貸資金進行除治改造,將940畝松林納入2022年歐投湖南森林提質增效示范項目新造林計劃,既達到了森林提質增效示范項目實施效果,又完成了松材線蟲病除治的任務。 林場不拘泥于森林提質增效的固有模式,實施樹種改造和撫育,全力建設1000畝風景林帶,打造全縣項目實施的樣板。在砍伐跡地上新種適應性強、生長快的櫸木、紅葉烏桕、楓香、荷木、楠木、無患子、香樟等風景樹10萬株。
目前,新栽種的苗木長勢喜人,5年后將呈現“梯田風景林順山而長,紅黃藍各色錯落有致,林間道路曲徑通幽”的生態畫卷,與鳳仙橋水庫、白云山瞭望臺、柏柑公路構成生態旅游圈,成為寧遠縣西部生態休閑目的地景區的核心區,為寧遠人民帶來源源不斷的生態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