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家林草局在江西省撫州市召開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工作調度會,強調要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變化,積極有序推進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各項試點任務。
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深化林業改革是推進森林生態提質增效、創新林業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實現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筆者在林業系統工作多年,深知林業改革工作之不易,必須有章有法、路徑清晰、特色鮮明,才能改得生態美、百姓富。
筆者認為,深化林業改革要抓準5個發力點。
要錨定一個目標,推動改革往深里走、往實里創。全面推行林長制是加強林草資源管理保護的重大部署,以安徽為例,安徽是全國率先推行林長制改革的省份,安徽也是農村改革的發源地,有著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傳承。在改革中,必須勇挑最重的擔子、啃最難啃的骨頭,開拓創新、銳意奮發,為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要繪就一張藍圖,高水平建設改革示范區先行區。“草木植成,國之富也。”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經濟社會價值。各地要充分發揮各級林長、各部門作用,高標準實施各類“森林行動”,努力交上林長制改革高分答卷。特別是生態保護的樣板區、國有林場改革后轉型發展創新區以及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先導區等,要根據自身優勢,打造特色亮點,形成示范效應。
要完善一套機制,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為全面深化林長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省份出臺的相關條例為林長制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厘清了各級林長的職責邊界,健全了林長制的運行機制,各級領導干部應當扛起保護發展林業資源的主體責任,以“關鍵少數”示范帶動“絕大多數”,突出各地特色,調優產業結構,打造產業集群,做強綠色富民產業,以更多“含綠量”來提高“含金量”。
抓好一項試點,進一步優化林業營商環境。林業綜合改革是一項重大課題,更是林業改革發展重大機遇,必須堅持把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整體與部分、數量與質量的關系。著力放活集體林經營,促進林業要素有序流動和有機組合,培育壯大林業經營主體,帶動群眾增收。創新國有林場經營機制,落實事企分開、市場化運作,鞏固提升國有林場改革成果。抓好綠色金融創新,推進林業貼息貸款,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林業營商環境。
厚植一種精神,肩負起新時代綠色使命和擔當。石光銀、廷·巴特爾、周永開等“七一勛章”獲得者,馬永順、余錦柱、孫建博等“林業英雄”,以及八步沙六老漢、塞罕壩三代人等,他們都是時代的精神標桿,各地要以榜樣為目標,扎實推進科學綠化、做強綠色富民產業,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忠誠盡職、勇毅前行,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