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南山牧場退化草原修復工作進入收尾階段,4.3萬多畝人工草地通過開展科普草地建設和生物圍欄、斑禿地修復、草地修復與草地改良作業等綜合施策,南山退化草原治理牧區植被覆蓋率比治理前提高19個百分點,牧草平均高度增加5厘米,畝年產草量增加360公斤,草相呈現近10年來最好景況。
近年來,由于南山草原草品種老化及用草負荷加大,83%的草場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嚴重退化區產草量比建場初期下降了67%。為遏制草山退化,實現草牧業可持續發展,城步苗族自治縣和南山牧場創新草原修復手段,全面開展草山綜合治理,爭取國家林草局退化草原修復建設項目。截至目前,通過項目實施修筑石砌、鐵絲、生物圍欄2.9萬米,開辟科普示范地2746畝、試驗草品種59個,修復全禿草地1.33萬平方米,治理星斑草地3200平方米,免耕補播23782畝,治理高山紅哨、南山大草原景用草地6萬余平方米。
南山牧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與南京農業大學建立南方草牧業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中心,開展土壤、草地植被、家畜多個界面的系統研究,開辟產學研一體化、規模化草品種科普示范基地建設,實現治理技術多項創新。自主發明的集成技術和設備系統系國內首創,修復了大面積斑禿草地和退化草山。通過使用無人機與地面機械、器具聯動進行草地免耕與肥料、草種混播,草種成活率提高15%,節省人力成本19萬余元。
在因地制宜積極“復綠”的同時,南山牧場狠抓草山管理機制創新,制定了《南山牧場退化草原修復建設實施方案》,開展以工代賑模式引導農牧民積極參與草原項目建設,促進草原保護與合理利用同向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