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東道國活動——濕地保護的東方智慧邊會線上線下舉行。
邊會提出,濕地保護東方智慧可總結為自然恢復為主,人工手段為輔,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優化保育措施,加大管控力度,珍稀瀕危物種得到保護恢復;強化專業培訓,壯大人才隊伍,保護農地和建設得到穩步提升;兼顧保護與發展,促進“兩山”互動;依靠科技進步,勇于開拓創新,濕地保護高新技術得到廣泛推廣;注重開放合作,推動多方交流,助力全球濕地保護新發展;廣泛組織動員,開展自然宣教,提升公民的生態文明素質。
黑龍江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就濕地動植物資源保護等內容交流發言。
邊會由中國綠化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湖北省濕地保護基金會、南京大學常熟生態學院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