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新記錄不斷誕生
青頭潛鴨的發現為天臺縣鳥類活動增添了新記錄。此前,臺州學院潘志祥博士負責天臺縣野生動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天臺縣相繼發現了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的“四不像”中華鬣羚的身影。在福溪街道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鷴的蹤跡;在雷峰鄉發現古老珍稀爬行類物種白頭蝰;在石梁鎮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紫蛺蝶,這也是臺州首次記錄到黑紫蛺蝶。
在天臺,無論乘車而行,還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都是滿目蒼翠。目前,天臺縣自然分布的陸生野生動物物種已增加到16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9種。
全縣已記錄到野生高等植物超1400種。
珍稀植物種群不斷壯大
天臺鵝耳櫪是浙江特有種,早年僅在華頂國家森林公園西茅篷地方發現了19株野生植株。由于它雌雄異花,花期錯開,有效授粉時間短,加上生境濕度大,花粉不易傳播,導致開花容易結籽難。已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IUCN將其評估為極危狀態。
近年來,天臺縣林業局與浙江農林大學密切合作,在白鶴鎮大風闕建立天臺鵝耳櫪種苗繁育基地,成功實現種子育苗和扦插繁殖,總數已超過上萬株。而在大雷山蘭湖灣,夏蠟梅幼苗長勢良好。天臺縣是全省第二個啟動縣域植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的地區,已相繼發現了落葉女貞、裂穎茅、有尾水篩等臺州新記錄植物。
棲息生境不斷改善
鳥類對生存環境非常敏感挑剔,哪里生態好,鳥兒就在哪里定居。天臺縣植被茂盛、生態優渥,改善了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促進了它們的棲息和繁殖。
近年來,天臺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植樹造林,形成了全民植綠的良好氛圍。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49%,居全省前列。華頂國家森林公園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12000個/立方厘米以上,享有“中國森林氧吧”之稱。
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天臺縣劃定公益林面積92.35萬畝。2004年開始實施公益林補償機制,共獲得省級以上公益林補償資金2億多元,補償標準從5元/畝提高到40元/畝。公益林建設已成為該縣林業建設歷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惠農最廣、生態功能最全、持續時間最長的生態工程和環保工程。
濕地是地球之腎。目前,全縣共有6個區塊列入濕地保護名錄,總面積2808公頃,保護率為53.68%。2019年,天臺縣成功創建始豐溪國家濕地公園,獲得浙東生物“方舟”的美稱,成為城市里稀有的“天然氧吧”和綠色生態名片。去年,天臺縣被評為浙江省森林休閑養生城市;在山區26縣考核中,林業指標位居第一。
創新保護精彩紛呈
從2021年開始,天臺縣探索完善林長制。相繼出臺《天臺縣林長制會議制度》《天臺縣林長制工作督查制度》《天臺縣林長制工作考核辦法》等五項制度,縣鄉村1387名三級林長常態化巡林護林。“林長智治”列入浙江省林業局數字化改革試點。林長制包含了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促使全縣上下更加重視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野生蘭花不能亂挖已成為共識。
10月上旬,天臺縣林業局接群眾舉報某餐飲售賣野生動物。該局迅速組織人員,會同森林公安、行政執法、轄區政府迅速奔赴現場調查取證。雖然調查后不存在售賣行為,但說明了群眾保護意識大大增強。趁此機會,該局進一步引導餐飲企業切實增強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非法經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違法行為。
來源:?浙江省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