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嚴肅查處和打擊非法獵捕野生鳥類行為。及時制定下發了《寧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關于加強2022年秋冬季候鳥遷徙保護的通知》,要求各市縣濕地管理部門從監測、保護、救助、預防、宣傳等五個方面加強秋冬季候鳥遷徙保護工作,并定期報送有關情況。各市縣積極配合寧夏林草局保護處開展“清風行動”等,對涉及鳥類養殖戶、肉禽市場進行排查,嚴厲整治非法獵捕和非法貿易、非法養殖野生鳥類。積極配合森林公安加強執法巡查,嚴肅查處和打擊非法獵捕野生鳥類行為。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和群眾、愛鳥人士、攝影愛好者,對獵捕鳥類、撿拾鳥卵、破壞和影響鳥類生存環境的行為積極舉報。對群眾舉報疑似非法獵捕野生鳥類和破壞影響野生鳥類棲息地的行為,及時與當地林業部門聯系、督促及時處置,確保鳥類和候鳥過境安全。
二是開展候鳥和濕地鳥類監測工作。下發了《寧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關于開展2022年濕地動態監測工作的通知》,持續加強鳥類動態監測工作,并逐月上報信息。今年首次開展了2022年全區水鳥同步監測調查工作并下發了通知,督促指導各市縣濕地管理部門按期完成春秋兩季候鳥同步調查,全面掌握野生鳥類和候鳥種類、數量和遷徙狀況等。
三是加強受傷鳥類的救助工作。對基層和群眾發現的受傷、受困、病弱等需要救助的野生鳥類,及時指導救護,并與中山公園、六盤山林管局和有條件的濕地公園等聯系進行收容救助,對恢復后滿足放歸條件的督促及時放歸。
四是保護和恢復野生鳥類棲息地。利用濕地保護恢復補助資金項目,因地制宜開展鳥類棲息地恢復,為鳥類生存創造良好的環境。為有效應對極端天氣變化、候鳥遷徙延遲等特殊情況,要求各濕地單位采取適當增殖放流、投喂谷物等方式,確保候鳥食物供給。禁止擅自進入濕地保護區觀鳥和拍鳥,禁止追逐鳥群和干擾及影響鳥類正常繁殖和遷徙,全力做好鳥類保護和秋冬季候鳥遷徙工作。
五是加強鳥類保護宣傳教育。通過舉辦“愛鳥周”“濕地日”“生物多樣性日”等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社會各界和群眾愛鳥護鳥的意識。尤其是今年開展了寧夏第39個“愛鳥周”活動,進一步加強了愛鳥護鳥宣傳,營造了良好的護鳥的氛圍。
通過加強春秋季候鳥保護工作,經監測發現,鳥類遷徙的種群數量不斷擴大,停留時間也逐漸延長,鳥類在寧夏過境和生存得到有效保護。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