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不斷深化“林長+”協作機制,拓展林長職能,打造“林長+”特色典型,推動林業園林建設高質量發展。
“林長+園林綠地”機制。宜昌市將城區園林綠地納入各級林長責任范圍,全市第一總林長、第一林長帶頭督導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以“串園連山”搭建城市生態脈絡、以“增花添彩”提升城市顏值氣質,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四季見彩。2021年宜昌市獲評中國“綠都”年度綜合評價前20名;目前,全市建成各類公園149個,公園綠地總面積達到171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56平方米。
“林長+問題督辦”機制。堅持問題、效果導向,全市各級林長主動巡林督辦難題,全面完成2021年森林督查和打擊毀林專項行動反饋的225個案件查處整改。
2022年全市落實資金5億元,實現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病枯死樹株數“雙下降”,近600萬畝松林得到保護。針對中華鱘保護區碼頭整治難問題,負責該責任區域的市級林長多次督辦,推動110個問題碼頭全部整改,王家河油庫碼頭已變身江豚觀測網紅打卡地。
“林長+檢察長”機制。宜昌市、秭歸縣兩級林業、檢察、法院、生態環境等部門采取磋商形式,成功辦理一起違法獵捕野生動物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此案例入選湖北省生態環境賠償五大典型案例。五峰縣積極探索“林長+公檢法”協作機制,今年6月,公、檢、法、司、林業五部門聯合在灣潭鎮紅烈村公開審理一起涉嫌濫伐林木案,現場進行林業普法教育,有效破解森林公安轉隸后林業行政執法落實難等問題。今年以來,宜昌檢察機關共辦理涉林行政案件593起、刑事案件249起、公益訴訟案件29件,同比數量大幅下降,已恢復損毀林地200余畝。(曾強 黃祥豐 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