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碳匯計量監測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國家雙碳目標實現的基礎性工作。加強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凸顯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特殊地位,為我國開展國際氣候談判提供權威的、有說服力的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上海市于2012年作為林業碳匯試點省份,啟動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至今已連續開展11年的城市林業碳匯外業調查工作。
2022年度的上海市林業碳匯外業調查于11月上旬圓滿完成。本次調查由上海市林業碳匯計量監測中心組織實施,各區縣林業部門參與支持。調查團隊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上海市轄區內多個行政區的固定樣點展開了全面調查。本次調查覆蓋了上海市主要的森林類型,包括闊葉林、針葉林、混交林、經濟林及竹林等;對喬木樹種每木胸徑、株高、冠幅、冠層缺損及健康程度,灌木冠幅、株數,枯落物干重,土壤碳密度及養分等主要碳匯監測指標進行了詳細調查與樣品采集;同時對獲得的外業數據進行整理、核查和匯總,保證數據的嚴謹性和可靠性。
2022年度林業碳匯外業調查工作的圓滿完成,保證了上海市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基礎數據的連續性和系統性,為準確測算上海市林業碳匯的總量、分布、年度變化等提供了數據支撐,為改進森林經營模式,提升森林碳匯潛力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