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關于做好2023年國土綠化工作的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3-30  來源:中國長城綠化促進會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
      關于做好2023年國土綠化工作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按照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視頻會議部署,現就科學開展2023年國土綠化工作通知如下:

      一、嚴格落實年度計劃任務

      各地要認真落實我局下達的國土綠化生產計劃,統籌推進造林、種草、治沙和油茶生產。主動對接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會同自然資源部門做好造林綠化用地安排,保障人工造林規模。加快完成造林綠化空間摸底工作,并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充分利用中央、地方各級國土綠化項目資金,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不折不扣高質量完成2023年國土綠化計劃任務。

      二、統籌實施國土綠化項目

      編制實施《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每年國土綠化不少于1億畝,人工造林不少于2000萬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科學布局國土綠化項目,按2023—2025年計劃任務謀劃落實項目資金。“雙重”工程區內,要抓緊研究編制項目可研文本,合理確定林、草、荒、濕等系統治理任務,優先支持人工造林規模較大的項目。因地制宜、分區施策,積極謀劃一批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和造林補助項目,造林空間較大的省份要重點支持對提高區域森林覆蓋率有貢獻的項目。

      三、強化林草種苗生產供應

      根據計劃任務,提前做好種苗準備。啟動實施林草種苗振興三年行動。加強林木良種基地樹種結構、油茶品種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推進國有林場特色種苗基地和保障性苗圃建設,增加鄉土闊葉樹、珍貴樹種良種產能。推進優良鄉土草種繁育基地建設,增加羊草、披堿草等鄉土草種產能,加強優質鄉土草種選育、擴繁和推廣應用。以油茶種苗、飛播種子和草種為重點,開展質量抽檢。完善種苗供需預測預報制度,及時發布種苗供需信息。

      四、精準提升國土綠化質量

      建立健全造林種草后期管護制度,加強新造林管護和封育,提高國土綠化質量成效。開展退化林本底調查并落地上圖,積極穩妥推進退化林修復。科學編制省級退耕還林還草鞏固成果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好珍稀林木培育項目,大力培育鄉土珍貴樹種。加強國家儲備林建設。加快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進度,構建以森林經營方案為核心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積極推進退化草原免耕補播,推廣菌草用于草原生態修復。推進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區優化調整,建設草畜平衡示范區。創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三北工程試點縣要著力提高國土綠化質量,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五、持續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加強“雙重”項目全周期管理,建立前期審查、中期調度、后期驗收評價機制。加快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實施,強化績效目標和質量成效監管。推進造林、治沙補助項目化管理,嚴格以縣為單位編制實施方案,審核合格入庫后實施。持續開展造林種草、油茶生產、防沙治沙等國土綠化任務落地上圖,全面推行“雙重”工程、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落地上圖,非林地造林驗收合格后,依法依規納入林地范圍。切實加強落地上圖技術培訓,全面提升落地上圖質量。落地上圖質量、造林質量成效評價結果納入林長制督查考核國土綠化內容。

      六、充分發揮國土綠化綜合效益

      支持油茶等木本油料發展,嚴格執行油茶種苗“四定三清楚”制度,著力建設高標準油茶林。優化經濟林布局,調整結構、提升品質。推進生物防火隔離帶建設。加大竹林資源培育,推進以竹代塑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培育國有草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優質牧草產量,充分發揮草原在畜產品供應上的生產能力。推動林業碳匯試點建設,提高林草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科學開展森林城市建設、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實行國家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動態管理。

      七、搶抓農時扎實做好春季綠化

      一年之計在于春。各地要搶抓春季黃金時節,早謀劃、早動手,提前做好物資準備,落實落細安全生產措施。按照《國土綠化項目作業設計管理規定(試行)》要求,推進造林、種草、治沙、質量提升等系統治理內容統一設計,縣級林草部門要認真開展作業設計合理性評價,落實用地用水用苗科學要求。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加快春季造林種草進度,切實加強管護。在國土綠化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優先吸納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戶等當地勞動力群體積極參與。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參與國土綠化項目,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攻堅成果。加強技術指導,充分發揮科技推廣員、鄉土專家作用。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

      特此通知。

      附件:今春國土綠化氣象條件分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

                                2023年3月13日
      附件

      今春國土綠化氣象條件分析

      (中國氣象局)

      一、去冬以來北方降水偏多、蓄墑好,南方土壤墑情適宜

          去年11月以來,北方大部地區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和上一年同期偏多、土壤蓄墑較好,為今春植樹造林提供了較好水分條件。其中,東北地區東部和南部、內蒙古中東部和西北部、新疆北部和西南部、青海西北部、甘肅大部、寧夏大部、華北中部和北部、江南東南部、華南南部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2倍(圖1左),土壤蓄墑好于常年;東北地區東南部和西北部、內蒙古西部和東北部、新疆大部、青海西北部、甘肅西部、山西中部、陜西大部、黃淮南部等地降水量較上一年同期偏多3成至4倍(圖1右),土壤蓄墑良好。


      圖1 去年11月以來降水與常年(上)和上一年(下)同期對比

       

      2023年2月27日土壤水分監測結果表明(圖2):黃淮、華北東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南部等地土壤已解凍,大部地區20—50厘米土壤相對濕度在60%以上,江淮、江漢、江南、華南、西南地區大部土壤水分條件良好,適宜植樹造林。

      圖2 2023年2月27日30厘米土壤相對濕度

      二、今春以來全國回溫較快

      2月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西北地區大部、華北、東北地區大部、華南及西南地區大部等地氣溫偏高1—4℃(圖3左)。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明顯偏高,其中西北地區中部、內蒙古中西部、江南南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中南部等地氣溫較上一年同期偏高4—7℃(圖3右)。黃淮、華北南部10厘米土壤溫度穩定通過2℃,樹木陸續開始生理活動,春生根系生長,樹液回流,萌動發芽。

      三、預計3月中旬華北大部、西北地區東部及其以南地區氣象條件適宜植樹造林

       

      綜合北方地區冬季土壤蓄墑、全國今春回暖情況和目前土壤墑情以及未來氣象條件預報,預計3月中旬,除青藏高原中東部、云南南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其余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西藏東南部、甘肅東部、寧夏大部、陜西中北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等地陸續達到植樹造林的熱量條件。


      圖3 今年2月1—26日平均氣溫與常年(上)和上一年(下)同期對比

       

      各地可抓住今春水熱條件良好的有利時機,及時開展植樹造林。特別是3月中旬,進入適宜植樹造林的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等地,應選擇鄉土樹種,利用良好土壤墑情開展植樹造林;同時要密切注意較強冷空氣東移南下過程,根據降溫情況,及時做好幼苗防護,提高造林成活率。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