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是湖南省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地大市和濕地大市,湖南163公里長江岸線全部在岳陽境內。
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岳陽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守護好綠水青山,林長制工作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獲2022年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表揚,在全省逐漸形成“林長制看岳陽”品牌。
目前,全市共設市、縣、鄉、村四級林長4658名,整合落實護林員、監管員、執法員4043名,劃分管護網格2586個,市本級統籌整合林業專項資金500萬元用于林長制真抓實干激勵,林長制工作常態長效機制、精細精準管護機制、真抓實干激勵機制已全面建立。
在此基礎上,岳陽強化工作創新、強化治理效能,讓“林長制看岳陽”的品牌內涵愈加豐富。
創新設立九大生態功能區。在林長按行政區劃全域覆蓋的基礎上,突破行政區域限制,將長江岸線、東洞庭湖濕地等9個生態系統完整、資源集中、區位重要的區域劃分為九大生態功能區,市、縣共同擔負起全市重點生態區域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重要責任。
創新“林地+濕地”管理模式。破解濕地生態保護難題,將濕地納入林長制網格化管理,選聘64名護濕員定期巡護,并將濕地保護修復、越冬候鳥保護、打擊非法破壞濕地行為納入林長制考核范圍,高質量完成濕地修復2.4萬畝,洞庭湖GEF項目入選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十大提名項目,東洞庭湖越冬水鳥已達22.8萬只。
創新開展“林長制在岳陽”十大行動。在全市開展以黨建先鋒行動、“三看三比”宣傳行動、基層示范行動等為主要內容的“林長制在岳陽”十大行動,推動“林長制在岳陽”向“林長制看岳陽”轉變。
依托林長制,強化治理效能,抓好森林“兩防”、守好“兩塊地”、做實“兩個創建”,成效顯著。
森林“兩防”工作落實“壓實防火責任、完善預警預案、強化宣傳宣講、做好排查督查、加強管控管理、嚴格值班值守”六項舉措,2022年全市實現無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組織“一長四員”開展松材線蟲病拉網式巡查,督促除治疫木16.31萬株、防治面積20.44萬畝、防治率100%。
在林地、自然保護地保護工作中,核實和整改銷號森林督查違法圖斑427個,補辦使用林地手續30公頃、回收林地55公頃、補種樹木6.8萬棵,林政執法系統中違法問題案件全部整改清零;對保護地開展常態化巡查監管,實行發現問題、清單交辦、考核問效、整改銷號、聯合驗收的“1+5”閉環式管理機制,整改自然保護地涉林生態環境問題10個,推動自然保護地高效監督管理。
以林長制引領示范性國家森林城市、國際濕地城市創建,新增中心城區公園綠地面積107萬平方米、完成村莊綠化400個、修復露天礦山生態7140畝,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03萬畝,打造“最美長江岸線”升級版,建設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馬拉松賽道)16.8公里,形成城市公園均布、環城綠路、綠帶相依的城鄉森林生態體系;將濕地城市創建作為做實林長制的重要舉措,啟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成立創建組織機構,進一步提升岳陽城市美譽度和濕地生態文明建設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