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北交丹江口、南臨神農架,是湖北省林業大縣。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房縣圍繞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縣目標,在“林”“長”“制”上做文章、下功夫,深化林業創新改革,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全面提速,實現綠色跨越式發展。
以“林”為根基。自2022年實行林長制統籌林業工作以來,房縣聚焦增綠、用綠、管綠、護綠、活綠五大任務,推動生態房縣建設,實現綠色發展、生態惠民。目前,全縣完成人工造林1.65萬畝,義務植樹150萬株、四旁植樹120萬株,綠化通道45公里,綠化村莊200畝,實施封山育林4.5萬畝,修復退化林1.5萬畝,改造重點區域林相季相3.75萬畝,修復裸露山體1萬平方米,建設森林城鎮1個、森林鄉村3個,同時完成216.62萬畝公益林和246.56萬畝天然林停伐管護任務。管理升級以核桃為主的林特基地2萬畝,新建油茶基地1500畝,低產林改造1000畝,新建生漆基地800畝。組建林業綜合執法大隊,開展全縣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和森林防火、安全生產行動,全縣連續多年實現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推進松材線蟲病除治5年攻堅行動,落實落細源頭管控,松材線蟲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完成退耕還林和公益林惠民資金6628.7萬元兌現任務,惠及3.38萬戶。選聘3700名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年增加其收入1480萬元。
以“長”為核心。房縣建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縣總林長,縣四大班子領導成員為縣副林長,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為鄉鎮林長,村(居)主要負責人為村(居)林長三級林長體系。同時,以野人谷省級自然保護區、古蘭河國家濕地公園和6個國有林場等為重點生態功能區,構建重點突出、全域覆蓋的組織體系。全縣共設立縣鄉村三級林長558名,劃分三級林長責任區域303處,明確三級林長對責任區域內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負總責,組織開展責任區域森林資源巡查,組織協調責任單位參與巡林,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林長制工作,構建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責任鏈,形成林長制工作新格局。
以“制”為保障。房縣制定并實施了房縣林長制工作方案、林長令制度、林長會議制度、林長制考核制度等。創新探索“656”工作思路,即全面推進嚴格保護森林資源、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加強森林資源災害防控、推進林業改革發展、加強森林資源監測監管、加快基層基礎建設“六大任務”;全面壓實林長辦、協作單位、各級林長、林業站和護林員“五方責任”;全面實現森林質量明顯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森林生態功能更加完善、森林生態效益更加顯現、生態承載能力顯著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全面增強“六項目標”。積極探索實施“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等新機制,聯合印發了協作機制實施意見和全面落實林長制工作方案,統籌司法協作力量,加大打擊涉林違法犯罪力度,推動依法治林管林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