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6日,龍江森工集團首次召開了生態建設工作會議,會議全面總結龍江森工林業建設發展歷程,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生態建設主要目標任務進行戰略部署,確定了生態建設“專業化”“工程化”“智能化”和“大保護”“大修復”“大產業”六大目標任務。7月12日至15日,龍江森工集團召開2023年生態建設現場會,一百余人走進林口、八面通、穆棱和綏陽林業局有限公司,對4個林業局公司生態建設工作成果開展拉練觀摩。此次會議,是生態鐵軍建設的拉練,是落實主題教育“重實踐、建新功”的體現,是能力作風“落實年”的實踐拉練,更是實施林長制兩年來龍江森工集團對生態文明理念實踐的展示提升。
開展國土綠化、大力植樹造林、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培育是生態建設的主要內容。今年4月以來,森工林區各地根據土壤墑情陸續開展國土綠化工作,掀起植樹造林熱潮。4月20日“森工植樹日”當天,龍江森工集團5.4萬余名干部職工群眾植樹52萬余株,以實干實績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栽好樹更要護好林。龍江森工集團構建了“空天地人”一體化現代管護模式和森林防火模式,今年春防以來,龍江森工集團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防范應對,持續強化森防鐵軍隊伍淬煉,多頻次開展“龍威2023”森林防滅火演練,重點加強林火報告制度、衛星熱點核查、預警響應機制等業務方面知識培訓,切實提升各級森防指戰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保障了今春森林防火安全。
龍江森工集團把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作為保護森林資源的有效手段,在林區全面實施飛機超低量噴霧防治作業。各林業局有限公司結合各林場實際情況,全面引進快速檢驗檢測技術等現代化防治手段,采用無公害生物制劑,統籌開展飛機防治57.5萬畝,有力促進紅松球果穩產,在維護森工林區森林資源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完成生態價值向直接經濟價值的轉換,林區職工收益得到提升。
與此同時,以國家實施“雙碳”戰略為契機,積極探索“碳匯”價值轉換路徑,不斷加大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國家森林碳匯試點”工作力度,著力形成“雙碳”目標和碳匯價值實現的政策制度、技術標準和實踐路徑,以森工經驗助力全省碳匯項目發展建設。
龍江森工集團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持續推動林長制建設,建立了“林長+管理監督+綜合服務+保護修復+生態產業”的工作機制。今年深入開展了“林長制成效年”活動,緊緊圍繞“切實加強生態保護、著力抓好生態修復、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推進‘三長制’融合”四個方面,全面鞏固林長制實施成效。所屬23個林業局有限公司在守綠保存量、擴綠提增量、管綠防變量上聚焦發力,打破條塊分割,建立“林長+河湖長+田長”聯動機制,“三長”融合統籌推進工作,推動林長制由責任體系變成扎實的工作體系。
今年,龍江森工集團在“智慧林業”建設上下功夫、尋合作、求突破,與武漢高德紅外集團開展紅外遙感技術試點應用,與深圳聯合飛機科技公司進行項目簽約,加強無人機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場景應用,全森工林區103個林火遠程監控點與集團公司指揮中心系統連通,24小時實時監測巡護。
在智慧森防建設方面,龍江森工集團既借助外腦、也依靠自有力量。自主研發了集太陽能供電、語音提示、視頻監控、防火碼2.0等為一體的“智慧卡口”設備,在檢查站和關鍵區域設置401處,對入山人員進行智能化實時動態監管,提升科技管控能力,確保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同時,集團投入大量資金購置衛星電話、智能撲火指揮儀、背負式中繼臺等通訊設備配發給各單位,首次實現衛星電話全覆蓋,智慧化指揮和數字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全林區9166名指戰員注冊使用智慧林火APP,春防期間監測并核查熱點152個,有效提升預警監測能力。在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建設集維護、培訓、考試為一體的無人機技術應用中心基礎上,今年,龍江森工集團又投入2413萬元購置各類無人機158架,將組建成23支無人機應用中隊,實現智能巡護、語音宣傳、火場勘查等功能,打造國有林區最大規模無人機管護群。
龍江森工集團正蹄疾步穩加快推進現代化新森工建設進程,未來,將牢記“國之大者”,推動林長制從“有名有實”到“有能有效”,力爭在生態建設上實現專業領先、行業領先,為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綠色龍江貢獻森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