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棗莊,全國各地的石榴不斷運入,石榴苗木、石榴盆景、石榴盆栽和石榴深加工產品則銷往全國。晚熟的“秋艷”還未下樹,即已被訂購一空。
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自浙江返京途中考察棗莊市嶧城區石榴產業,得知當地大力發展石榴深加工和石榴盆栽培育有力帶動了農民增收,感到很高興。
棗莊何以成為我國石榴集中連片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
棗莊現象值得解讀。
歷史悠長
石榴在中國地理分布廣泛,除東北、內蒙古、新疆北部等極寒地區外,遍布大半個中國。
山東石榴栽培面積約15萬畝,其中4/5在棗莊,棗莊石榴5/6在嶧城。
大美榴園
嶧城是山東石榴發源地,也是我國最早的石榴產區之一,位列國內七大石榴主產區之一,是“中國石榴之鄉”和“中國名特優經濟林石榴之鄉”。
為什么是嶧城?
世界范圍,石榴廣泛分布在北緯20°—40°,棗莊與石榴的原產地伊朗、阿富汗處于同一緯度。
這是自然的選擇。
匡衡,幼時鑿壁偷光,是少年勵志的典范。漢成帝時,匡衡官拜丞相,將石榴從皇家上林苑帶出,引入其家鄉丞縣,即今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從此,皇家專享的石榴流向民間,嶧城成為第一站。
這是歷史的饋贈。
國人鐘愛
石榴寓意美好。
它春華、秋實、多籽,被賦予團圓、和諧、團結、喜慶、紅火、繁榮、昌盛、和睦、多子多福、金玉滿堂、辟邪趨吉等文化內涵。
石榴花開
石榴樹冠豐滿、樹干扭曲、枝條柔軟、花朵艷麗、果實豐碩、易于造型,因而深受園林、庭院、景區綠化歡迎,也是盆景藝術和盆栽果樹的首選樹種之一。
石榴全身是寶。
在嶧城,路邊有售賣石榴的攤點、有晾曬的石榴皮,石榴籽煎餅的民宿招牌隨處可見。
棗莊市石榴研究院原院長侯樂峰說,石榴是獨一無二的功能水果,兼具食用、保健和藥用功能。果可鮮食、可榨汁,皮可入藥、做染料,種子可食用、可加工保健品,葉可制茶,根可做根雕。大多數蔬菜、水果切開都會褐變,而石榴放十天半個月不變色,抗氧化能力極強。
《棗莊醫藥志》記載,1957年,棗莊藥材公司在嶧城收購石榴皮57萬公斤。侯樂峰說,指甲蓋大小的石榴皮都有人來收購。
品種薈萃
石榴分青皮、紅皮、粉皮、白皮、紫皮五大類,青皮易裂、紅皮易爛,南方多軟籽、硬籽更耐寒。
棗莊建有國內唯一的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保存石榴種質432份,數量全國第一、世界第四。這些種質一旦適應當地氣候,表現優異,很快會繁育推廣。
迄今,棗莊培育出國內唯一國審石榴良種“秋艷”、省審石榴良種“桔艷”“青麗”等6個;全國石榴新品種授權29個,棗莊占9個。今年3月,1000余株石榴太空幼苗、輻射幼苗、雜交幼苗移入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并完成下地保存。
山東省林科院經濟林研究所副所長趙登超說,嶧城10萬畝石榴中,“大青皮”占了80%,“秋艷”只占5%,但正在迎頭趕上。
渾身是寶的石榴有兩個致命弱點:容易裂果,號稱“10個果子8個裂”;不耐低溫,低于零下17攝氏度即會導致石榴樹大面積死亡。
“秋艷”是山東省林科院和棗莊市石榴研究中心選育的新品種。與一般品種大量裂果相比,“秋艷”的裂果率在5%以下,最大百粒重117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鮮果出汁率49.6%,鮮食品質極佳。
“大青皮”每公斤4元,“秋艷”的下樹價格是每公斤16元,且一果難求。
“秋艷”晚熟,越冬能力受限。侯樂峰說,長遠要靠選育早熟抗寒品種,短期要靠增施有機肥、控制產量、葉面噴肥、適時早采來提高越冬能力。
產業延鏈
棗莊石榴不愁賣。
石榴產品
2021年,棗莊王老吉石榴大健康產業園落成,當年簽約、當年動工、當年投產。
這是由山東美果來食品有限公司與廣藥集團科研團隊、白云山基金共同打造的研發前衛、生產智能、營銷一流的石榴產業集群。
廣藥集團,世界500強企業。
山東美果來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劉廣忠說,當地石榴應收盡收,不足部分將從外地購進。
產業園現有4家企業6條生產線,年可生產王老吉涼茶、石榴飲品等8000噸。項目一期已建成運營,電商基地也已投入使用。二期規劃建設大健康粉劑、袋泡茶、口服液等中醫藥保健產品轉化項目。
產業園全方位實施“石榴+”工程,3年內,將打造石榴產品研發、綜合檢測2個中心和石榴飲品、石榴酒、石榴化妝品、石榴大健康產品4個生產基地,吸引石榴醫藥保健、康養文旅相關企業入園,聚鏈成群。
公司不僅有熱銷產品石榴汁飲料,還有儲備產品、正在研發產品。石榴正在與人參、蠶沙、艾絨、菊花、阿膠、刺梨、桑椹、枸杞、酸棗仁、金銀花、蓮子芯、野葛花等中藥材配伍,嘗試全新的生產。
今年,園區產值預計可達3億元。
棗莊全市有石榴深加工和銷售企業70余家,產品超過20種,其中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分別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5%、40%、85%。
依樹造景
9月29日,2023年國際盆景大會舉行年度主展覽盆景作品頒獎儀式,張忠濤等22位盆景藝術家獲頒BCI國際盆景大師稱號證書。
石榴盆景
張忠濤,嶧城區盆景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中國花卉協會盆景分會常務理事,棗莊第三代盆景人。
張忠濤專事石榴盆景制作,作品先后獲得國際、國家金獎20余枚。4盆作品在2008、2012、2016、2020年的中國盆景展覽會上獲得金獎四連冠。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他的盆景作品獲得2枚特等金獎、5枚金獎。
楊大維、張孝軍、張忠濤,棗莊石榴盆景藝術接續傳承,代表著國內最高水準,“棗莊石榴來了”成了各大盆景展會同行的口頭禪。
張忠濤兩兄弟經營著3個盆景園。3個園子47畝,養護著1.2萬盆石榴盆景。
盆景選材有三要素,看根是否穩固,看干有無變化,看分枝是否合理。張忠濤說,如果三樣都占就是好樹樁,如果一樣都不占就沒有加工價值。
嶧城區有大戶300多戶、3500多人從事石榴盆景生產,物流公司將近10家,專造水泥盆的有十幾家,而張忠濤專注于做最好的產品。
他的盆景銷售開始走電商,標個底價,電商自由發揮,產品賣到云貴川、東三省,還有緬甸、越南、泰國。棗莊是個集散地,市場決定各方面行為。
張忠濤帶著七八個徒弟,還培訓棗莊學院、棗莊職業學院的學生,盡著他這代盆景人的責任。他把最好的作品留下,要建個石榴盆景專業博物館。
目前,棗莊石榴樹樁、石榴盆景盆栽產銷量均居全國之首。全市年產石榴盆景盆栽約20萬盆,在園總量約30萬盆,產值5億元。
融合發展
10月14日,《棗莊日報》“小記者”走進石榴博覽館,開展研學活動。
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涌進“冠世榴園”,賞古樹、看石榴、逛古跡、住民宿、吃美食,享一場文旅結合的盛宴。
鮮果售賣
“冠世榴園”東西長22.5公里、南北寬3公里。園區有石榴古樹48個品種、3萬余棵,為世界最大的石榴人工林古樹群落,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證為“吉尼斯之最”。
1985年,“冠世榴園”風景名勝區開始建設;1987年,石榴花成為棗莊市市花。20世紀80年代,棗莊即力推石榴產業和旅游結合,推動以石榴為主題的生態旅游、鄉村旅游、采摘旅游、休閑旅游、農家樂旅游發展。
與此同時,石榴文化節會、產業活動接連不斷,世界石榴大會也落戶棗莊,電視連續劇《石榴花開》即以棗莊石榴園為背景拍攝。
目前,嶧城區將石榴作為主導產業,瞄準一產做精、二產做大、三產做活融合發展,大力實施石榴品質提升計劃和產業發展規劃。
棗莊市則將石榴產業納入“6+3”現代產業體系重點規劃,2021年制定了《石榴產業發展三年攻堅突破行動實施方案》,確立了大規劃、大產業、大市場、大品牌、大旅游、大統籌的工作思路,融合創新發展石榴一、二、三產。
新一輪發展正在快速布局。(陳永生 趙坤)
(圖片由棗莊市林業和綠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