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0月27日電(記者明星)記者10月27日從湖南省生態文明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獲悉,湖南自然生態系統穩定向好,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和加強,麋鹿、朱鹮、江豚、銀杉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逐漸恢復。
“洞庭湖江豚數量由2017年的110頭增加到2022年的162頭;洞庭湖麋鹿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種群;2022—2023年度,洞庭湖越冬水鳥達37.83萬只,數量較2015年增加了1.5倍,珍稀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時隔五年再次現身洞庭湖。”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劉群在發布會上介紹說。
據湖南省林業局總工程師胡鋒介紹,湖南大力推進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重建了世界最低緯度朱鹮種群,相繼在野外發現中華穿山甲種群3處,人工繁育華南虎13只,成功培植全國面積最大、株數最多、海拔最低的銀杉人工林。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9.98%,森林蓄積量達6.64億立方米。
“我們把科技創新深入應用到林業工作當中,打造了湖南省林業大數據平臺,通過衛星遙感‘天上看’,無人機和鐵塔視頻‘實時查’,護林人員‘地面巡’,共享交互數據和信息,實現了林長制智慧管理。”胡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