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了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濕地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陜西省濕地總面積約462萬畝,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49%。全省共建立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6處、國家濕地公園43處、省級重要濕地55處,初步形成了濕地保護網絡。
陜西省在“三區三線”劃定中將43個濕地公園共45460平方公里范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加快推進省級重要濕地認定,積極申報紅堿淖省級重要濕地晉升為國家重要濕地,推動西安田峪河、平利古仙湖等8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工作;啟動陜西省智慧濕地監測平臺建設,在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等重點區域逐步建立濕地生態監測(站)點;嚴格控制占用濕地,對利用濕地資源的行為和活動進行監督管理;開展保護全省重要濕地生態環境專項監督活動,恢復濕地6000余畝。
報告建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嚴格落實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制度;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保護和系統性修復;依法將濕地納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自然公園;強化基層濕地管護隊伍建設,提高專業化水平;有效發揮林長制、河湖長制作用,建立完善濕地保護協作和信息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