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天津濕地保有量總體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60%;提升重要濕地監測管理信息化水平;開展濕地恢復項目,強化濕地保護與能力建設,對濕地自然保護地進行系統提升;在中心城區周邊開展一系列生態修復項目,提升區域濕地生態環境質量。
《規劃》從總量管控、分級、修復等方面明確了6項重點任務。
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將濕地面積管控目標納入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完善濕地分級保護體系,選擇代表性濕地,納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結合“藍色海灣”整治修復,開展濱海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全面提升近海與海岸濕地生態水平。探索濕地持續利用方式,積極發展濕地相關產業,發展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強化濕地監測管理研究,及時開展受損或低效濕地生態修復工作,嚴厲打擊違法占用、開采、開墾、填埋、污染濕地等行為,將濕地保護納入各區人民政府綜合績效評價內容。注重濕地保護合作交流。(段春祥 焦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