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中,龍江森工如何厚植生態根基,實現高質量發展?2022年以來,龍江森工把發展現代國有苗圃作為科學構建森林培育和經營體系的根本保障,全面推進林區苗圃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打造規范化、智能化、集約化管理的全國苗木旗艦基地,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增添了綠色發展新動能。
謀定目標
打造全國苗木產業旗艦
建設標準化苗圃100處、育苗苗圃面積1333公頃、苗木保有量突破2億株……2023年,龍江森工以“打造全國苗木產業旗艦,加快建成國家最大的國有苗圃集群”為目標,投入6683萬元建設完成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苗圃46處;以智能化系統以及作床機、換苗機、播種機、起苗機等苗圃機械更新升級為突破點,開展苗圃建設升級換代工作,安裝智能噴灌、水肥一體化、土壤墑情監測等智能化系統40套、142項;建立組織培養實驗中心3處,苗圃建設及智能化水平邁進全省領先行列。
葦河林業局作為集團組織培養實驗中心之一,對苗圃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購進先進智能系統和設施設備儀器,不斷加大科技支撐力度,良種繁育能力顯著提升,為發展苗木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葦河林業局造林綠化苗木、北藥苗木達800余萬株,一個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分區合理、生產培育管理節能智能化的國有苗圃集群正在龍江森工悄然成形。
以工代賑
建設先進苗木繁育基地
2023年,龍江森工圍繞“生態立企”方針,借助以工代賑項目政策,持續在現代化苗圃建設上發力。
8月,龍江森工鶴北、鶴立、八面通3家林業局苗圃基礎設施建設以工代賑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分別為985.5萬元、850萬元、877萬元。
3家苗圃將重點打造集品種選育、新技術開發、應用示范以及工廠化、規模化、標準化于一體的先進苗木繁育與高新技術生產示范基地,同時吸納林區群眾參與以工代賑苗圃工程項目建設,極大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工代賑示范工程,是以國家政策為支撐、以苗圃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的生態苗木建設項目,符合龍江森工‘十四五’發展規劃、苗木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目標要求,林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勞動報酬。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苗圃基礎設施建設,為今后苗圃的育苗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龍江森工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陳震說。
統籌規劃
全面拓寬苗木銷售渠道
為打開苗木銷售新局面,龍江森工根據市場需求,有計劃地擴大苗木培育規模,搭建森工林區苗木產銷平臺,建立苗木營銷網絡,整合區域內國有及民營苗木資源,全面拓寬苗木銷售渠道。
龍江森工智慧苗圃綜合管理平臺在亞布力局試點運行,平臺集綠化苗木產業前沿信息發布、綠化苗木展示、交易和物流等功能于一體,充分整合本地苗木資源后統一發布到網絡交易平臺,憑借苗木品質好、存活率高的優勢,亞布力局苗木深受市場歡迎。
如今,龍江森工串綠成鏈,點綠成金,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為描繪大生態格局新畫卷貢獻了新力量。(張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