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福建水松保護拯救工程嫁接苗成活率97%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2-28  
      日前,福建省林業局公布,2023年全省繁育水松實生苗近4000株,在尤溪國有林場建成34畝水松基因保存基地,為全國首個活體水松基因
       日前,福建省林業局公布,2023年全省繁育水松實生苗近4000株,在尤溪國有林場建成34畝水松基因保存基地,為全國首個活體水松基因保存庫,已收集省內15個縣(市、區)75株水松遺傳資源,嫁接苗木近700株,成活率97%。

      科研人員開展水松生長調查。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水松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孑遺植物,素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稱。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數據顯示,全國野生水松有89個分布點,僅912株。福建是野生水松主要分布區,有573株,分布于22個縣(市、區)。

      2022年以來,福建加大水松等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拯救力度,省林業局在省林科院成立瀕危野生植物擴繁和遷地保護研究中心,組建“1+N”模式創新團隊,集聚福建農林大學、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等單位科研力量,共同實施水松保護拯救工程。

      兩年來,福建對全省范圍內野生水松及其生境狀況進行全面調查,收集各種群分布點的氣候、土壤、地形、影像等資料,測量胸徑、樹高、冠幅等,分析植株健康狀況,建立健全資源檔案,為科學制定保護措施提供重要依據。

      此次調查覆蓋全省近90%的野生水松分布點,其中,植株數量大于15株的水松群落分布點11個,新發現天然更新群落4處。羅源縣西蘭鄉水松天然群落面積達81畝,有水松植株90株,87%的植株為幼樹,為全國已知面積最大的天然更新水松群落。羅源縣已在該區域設立了自然保護小區,并組織科研單位開展科研監測和編制保護規劃。

      同時,福建系統開展水松種質資源調查、收集、整理、保存與繁育研究等工作。兩年來,共采集6個設區市15個縣(市、區)的水松種子,保存于省林科院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種子儲存庫,并對收集的水松種子開展了不同種源質量比對,對外觀形態、千粒重、種子活力等相關指標性狀進行測定及分析,開展了種子萌發試驗。

      目前,福建已選擇4個區域開展水松野外回歸試驗,回歸野外2000多株,已啟動了水松野外生長長期監測研究工作,搭建了致危機理和保育技術研究平臺,組織實施了種子雨、土壤種子庫、幼苗更新、土壤水分等生物環境因子定位觀測,開展了部分群落種子結實情況調查研究、水松原生境播種試驗、不同種源水松的遺傳多樣性測定等課題研究,為保護水松資源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 (傅凱峰 林葳菲)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