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內蒙古包頭堅決打贏黃河“幾字彎”攻堅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6-05  
      包頭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屬干旱半干旱地區。根據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結果,包頭市沙化土地面積516.75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
       包頭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屬干旱半干旱地區。根據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結果,包頭市沙化土地面積516.75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2.5%,主要分布在達茂旗、土右旗、固陽縣、白云礦區和九原區5個旗縣區,重點集中在達茂旗和固陽縣,以上兩個地區也被納入全國“雙重”規劃中的“北方防沙帶”。

      科學謀劃貫徹落實措施

      包頭市專門成立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召開會議,明確以加強全市荒漠化綜合防治為主攻方向,以山北沙化土地為主陣地,以爭取實施三北工程為抓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求各地堅持統籌兼顧、系統治理,堅持以水定綠、科學綠化,堅持因地制宜、科學防治,堅持綠色發展、生態惠民,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決打贏防沙治沙黃河“幾字彎”包頭攻堅戰。

      按照國家、自治區關于三北工程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規劃布局,綜合考慮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現狀,包頭將全市劃分為“防沙治沙攻堅區、防沙治沙成果鞏固區、防沙治沙提質增效區和沿黃生態保護修復區”四個區域,分區域深入實施沙化土地生態綜合治理、非沙化土地生態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礦山生態修復等12項重大任務。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種草、礦山修復、農田建設等綜合措施,到2030年完成生態綜合治理任務1775萬畝,實現森林、草原、河湖濕地、農田等自然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明顯增強,沙化土地得到全部治理,全面打贏防沙治沙黃河“幾字彎”包頭攻堅戰。

      集中攻堅推進任務落實

      一是搶抓機遇,爭取資金。按照“啟動實施一批、前期推進一批、策劃儲備一批”的思路,市、區兩級林草部門認真做好項目資金爭取工作,緊盯國家、自治區關于三北工程六期項目,認真做好布局謀劃、資金預算、落地上圖、科學評估等工作。2023年全面啟動包頭市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各項工程項目實施,完成生態綜合治理任務148.6萬畝。2024年重點爭取實施“陰山北麓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中央財政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小流域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礦山修復”等重點項目,計劃完成生態綜合治理任務260萬畝以上。

      二是高位推動,快速行動。市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市委主要領導對防沙治沙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作出重點安排部署,將其列為2024年林長制工作重點任務,并深入昆區和固陽縣現場督導項目開工情況,指出樹種、養護和第三方企業監管方面的問題,從加強技術指導、強化監督管理、創新參與模式等方面提出要求。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聽取匯報,調度開工進展。分管副市長牽頭組建“三北工程攻堅戰”工作群,執行日調度制度,定期深入旗縣區實地督導開工情況,全力保障項目建設質量進度。

      三是聞令而動,緊抓快干。各旗縣區細化工作任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于3月13日從南向北全面啟動2024年種植、撫育、圍欄封育等重點任務實施,開展造林整地、挖坑和物資儲備等工作,第一時間組織調運種苗、種子,根據氣候情況,及時開展新造林工程項目實施。截至5月13日,共完成林草保護修復任務68.4萬畝,其中新造林27220畝、退化林修復13800畝、草原圍欄封育643130畝。

      三、創新措施,強化服務,保障防沙治沙工程質量

      一是完善監督機制。印發攻堅戰實施方案和質量監督通知,進一步完善技術導則和規程,明確苗木規格、栽植密度、養護次數等要求,成立任務落實推進組和專項檢查組,集中開展營造林質量監督管理專項行動和重點區域綠化養護管理“體檢”專項行動,盯項目、盯施工、盯進展、盯質量,嚴把項目設計關、施工關、驗收關,加強全過程技術服務和監管。

      二是堅持適地適樹。加大防沙治沙科技合作與創新力度,組織實施黃河“幾字彎”干旱區段旱生草種(樹種)生產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在固陽縣、九原區、達茂旗開展以培育優質灌木樹種為主的自治區保障性苗圃建設,在固陽縣開展生態草種儲備基地建設,為攻堅戰提供優質的鄉土樹種和草種。

      三是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探索推行“以工代賑”等模式。土右旗采取“管委會+村委會+合作社+農牧民”的模式,在九峰山管委會的公山灣、耳沁堯、小坤隊村委會組織專業合作社參與工程建設,既保障了攻堅戰任務順利進行,又增加了當地農牧民收入。固陽縣堅持走自繁自育的道路,園林科研所退休職工張英杰利用多年的工作經驗組織固陽縣當地村農民開展苗木繁育工作,為三北工程繁育了灰榆、大果榆、白蠟、柄扁桃、蒙古扁桃等耐干旱、耐瘠薄的鄉土樹種,有效提高了三北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四是強化保障工作。推深做實林長制,充分發揮各級林長、護林員、護草員作用,及時發現、從嚴查處、打擊破壞草原林地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監測預警,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災和有害生物災害。做好宣傳輿論引導,弘揚“三北精神”,在工程建設中選先進、樹典型、推經驗、展成效,積極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