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家庭林場 實現林業規模經營
近期,白砂鎮的食水井竹林里,竹海翠綠連綿,一根根春筍在春雨的滋潤下拔節而起。2019年之前,這里多年沒有撫育管理,是典型的半殘次林。直到上杭縣紫牧家庭林場負責人李強回鄉創業,承包了這一片2000多畝的竹林,這一現象得以改變。2019年,李強從汀江林場接手承包,投入第一筆資金,進行劈山和墾復。后來還做了一次全墾,將整山用人工鋤頭翻墾過來,滿山都是雜灌的面貌得以改變。
李強畢業于林業學校的林業專業,多年在外打拼積累了經驗和資本,多次實地考察農林業的經營現狀,多方比較后選擇回鄉發展筍竹產業。承包竹山后,李強聘請省林科院的專家,通過施用新型微生物復合肥完成了竹林土壤改良,整片竹林的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產量也顯著提高。
發展家庭林場是實現林業規模經營的重要途徑,是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重要載體,李強對自己家庭林場的發展也充滿信心。他希望與上杭及周邊縣市的竹農抱團拓展筍竹產業,帶動更多群眾一起增收致富。
合作社帶動 促進聯農帶戶增收
上杭自然條件優越,竹林資源豐富。而林業專業合作社是“實現小農民和現代林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途徑,是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重要力量。上杭縣積極引導林業專業合作社立足資源稟賦,充分發揮聯農帶戶的作用,帶動竹農增收致富。上杭步云蛟梨毛竹合作社計劃通過加強合作社建設,探索新的發展方式,直接以合作社的名義去跟農戶承包或者引導農戶以山林入股的方式參與到合作社的生產運營中來,進一步壯大筍竹產業。合作社共有社員58戶,以發展竹筍產業為立足點,通過引導農戶轉變傳統理念科學管山,實施毛竹豐產林改造項目,提高冬、春筍產量,有效幫助農戶增產增收。今年從3月底到4月下旬,總共收筍60多萬斤,為農戶創收將近80余萬元,僅春筍的產值可以達到200萬元左右。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的“雙贏”。
除林業專業合作社外,林業龍頭企業也是聯農帶戶增收中的精干力量。它不僅是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中的“精銳部隊”,也是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推進林業綠色發展的“開路先鋒”,在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等方面能夠有效引導林農、幫扶林農、提升林農。
和康公司是上杭縣引進的一家從事中藥材種苗繁育、立體種植、生產加工、科研開發為一體的市級龍頭企業。2022年,和康公司與白砂國有林場達成合作,充分利用國有林場的資源、人才、技術優勢,共同打造林下骨碎補、金毛狗蕨、淫羊霍等中草藥苗木培育基地和林下種植示范基地,由公司提供苗木、技術培訓和指導,林下產品由公司保底收購,確保農戶基本有收入、有保障,推動了國有林場以“砍樹為主”的傳統模式向“不砍樹也致富”的新發展路徑轉變,既保護了生態,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實現了場企合作雙方共贏。
培育新型主體 建立復合經營模式
通過基地建設帶動農戶發展林下種植,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了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同林農的利益聯結機制。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加大林業科技投入力度,是林業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位于上杭縣官莊畬族鄉的鼎豐公司,是福建省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標準化建設單位。公司通過引進油茶新品種、實施改造新技術,達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目標。公司引進的福建省林科院的高產優質新品種,比原來老品種增產20%多,采用高接換冠技術,進行品種改良。通過新品種、新技術,公司年產值增加了50萬元左右,利潤增加了30萬元左右。
近年來,上杭縣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力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通過典型引領、規模發展,已經形成多種復合經營模式。截至目前,全縣注冊登記家庭林場306家,林業專業合作社55家,林業專業化服務組織96家,市級龍頭企業11家,省級標準化建設單位30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
上杭縣大力拓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三權”職能,加快構建“三權分置”運行機制,放活集體林地經營權。同時,還開展集體林地股權改革試點,對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的集體林地實施股權量化,推進收益權落戶,引導林權規范有序流轉,進一步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
推進“放管服” 提高經營自主權
在放活林地經營權的同時,上杭深入推進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創新林木采伐管理機制,提高林業經營主體的經營自主權,激發了廣大林農的生產積極性。
位于中都鎮軍聯村的上杭縣杉茂家庭林場主營植樹造林、木材采伐和銷售。近日,林場負責人李添茂到中都林業站,當天申報當天就領到了《林木采伐許可證》,寬松靈活的政策,便捷高效的服務,讓李添茂對林場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放管服”改革切實解決了林農“辦證難、辦證繁、辦證慢”的問題,進一步激活了林業生產經營活力。
中都林業站在推行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后,辦理了50份采伐證。對林農個人申請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積在30立方米以內的,實行告知承諾審批,不用再請評估中心進行設計,即可以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省錢又省事,極大地方便了林農。
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和發展有質有效,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扶持。近年來,上杭縣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家庭農(林)場發展的意見》《上杭縣強農惠農政策》和《上杭縣2024年現代竹業重點縣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等文件,在政策和資金上給與引導和支持。在龍巖市率先實行縣級示范家庭林場的扶持補助機制,每年培育縣級示范家庭農(林)場50家,每戶獎補3萬元。
上杭縣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政策規定不夠完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產出的林產品結構單一、低端供應多,缺乏競爭力;經營者年齡普遍較大、學歷較低,經營管理比較粗放等。
下一步,上杭縣相關部門將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辦印發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以及省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安排,積極補齊短板,打造特色亮點,按照“多方得益、多式聯營、多重服務”的改革思路,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培育和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著力打造凸顯上杭特色亮點的林改樣板,為促進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