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京:公共建筑按“分類”采取不同節能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9  

        今后,市民在商場、圖書館、酒店等公共建筑中,將呼吸到更清新的自然風,體驗更舒適的環境。記者從市規劃委標準辦獲悉,新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近日將發布。

        新版《標準》的實施,將使本市新建、改擴建公共建筑供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的整體節能率高于國家標準,綜合節能水平達到同氣候條件的發達國家先進水平。

        新版《標準》根據北京特點,首次依據建筑物功能用途和規模,將公共建筑分為甲、乙、丙三種類型,并采取不同的節能措施。

        普通辦公樓、學校、酒店、醫院、社區服務站類建筑為乙、丙兩類建筑。這類建筑主要采取改善外墻外保溫、改善屋頂保溫和安裝保溫性能更好的外窗等措施,提升節能效果。今后,無論是呼嘯的冷風還是火辣的陽光,都將被厚厚的“外墻保溫”隔離在外。

        少量大型的體育館、會展中心、航空港等屬于甲類建筑。對于這種全面設置空氣調節設施的公共建筑,新版《標準》要求其提高空調的能效指標,設備更新換代,選用耗電少的設備。

        據了解,此次新版《標準》鼓勵公共建筑利用室外新風循環供熱制冷。“要求建筑物中開放用自然風升溫、降溫的新風通道,明確了強制性采用自然冷源供冷的范圍,選用相應能效指標的設備,這樣不僅能降低公共建筑整體能耗,還能讓市民呼吸到清新的自然風。”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