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十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23日在穗閉幕,在當天早上的論壇上,與會者專家學者與政府官員一致認為,讓公共參與城市發展建設應成為常態。
廣州常務副市長陳如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他以同德圍改造為例,分享廣州公眾參與城市建設的經驗。“同德圍模式”通過建立公眾咨詢監督委員會,發揮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管理的積極性,為協調多方利益提供平臺。
陳如桂表示,公眾與政府之間能夠產生有效互動,在這個方面,廣州市強調制度建設,自2013年起,所有涉及到民生的重大問題,實行咨詢公眾意見,探索不同形式的公眾參與創新,并增強政民互動、互信。
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則認為,公眾參與重點在“具有效性”,要明確民眾在參與決策中的定位,“將柴米油鹽讓民眾去決策,政府只是一個保姆。這個定位是對的。但是,一個城市總體規劃或者戰略發展如果交給一般民眾來決策,效率非常低”。
對此,中山大學肖濱教授也提出類似觀點,他說,公眾參與應分層次、有范圍,體現有效性和民主性的平衡。要讓公眾參與成為常態,向制度化、經常化、組織化、平臺運作獨立化發展。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書記李江濤則指出,公眾參與更重要是自覺維護日常城市秩序、文明。與此同時,政府應制定相關指引,當公眾發現破壞城市秩序、文明的行為時實施勸阻或向有關部門反映。
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是中國城市科學領域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盛會。今次會議一連兩日在廣州舉行,共有國內外城市規劃、交通運輸、生態城市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等1000多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