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內蒙古改善生態環境 讓大草原綠起來美起來富起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0  

        夏季是內蒙古—年中最美的季節,天藍水碧,滿目青翠,生機勃勃。

        大興安嶺層林盡染,流淌著濃烈的美;賀蘭山脈郁郁蔥蔥,展示著原始的美;錫林郭勒草原綠意盈盈,彰顯著深邃的美;呼倫貝爾大地五彩斑斕,舞動著絢麗的美……

        經過多年努力,我區生態環境進—步改善,主要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循環,草原植被覆蓋度和森林覆蓋率進—步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初在考察內蒙古的講話中強調,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到內蒙古各族群眾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要努力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我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全力以赴建設祖國北疆生態文明的亮麗風景線,努力讓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空氣更清新。

        國土綠化:擋柱沙漠橫行的腳步

        1、“大沙漏”變身“綠屏風”

        2014年6月,中國之聲“綠色中國行動”報道組驅車8個多小時,趕到多倫縣,滿眼的綠色讓報道組成員一掃旅途的疲憊。眼前青草綠樹郁郁蔥蔥,廣闊的青川碧野與藍天白云交相呼應,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讓人很難想象,這里曾經就是沙塵肆虐、沙進人退的風沙源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過渡開墾、超載放牧等破壞,多倫縣風蝕、沙化面積不斷擴大,流動沙地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外擴張。多倫靠近北京,且海拔比北京高1100米,沒有遮擋的風沙兩個小時就能抵達北京。81歲的趙成祥老人因為沙化曾經搬了三次家,他清楚地記得當年環境的惡劣:“當時我住的地方沒樹也沒有草,什么都沒有,只有沙子。”

        沙化治理,刻不容緩。2001年,多倫縣被列入退耕還林工程試點縣。當地把握機遇,采用多種措施對沙化土地進行治理。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退耕還林74.8萬畝。2011年,多倫啟動了百萬畝樟子松造林工程,截至目前已經完成85萬畝。通過飛播種草、封山育林,當年北京頭上的“大沙漏”,如今成為一道綠色屏障,鎖住了渾善達克沙地的南緣。

        通過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在內蒙古境內的巴丹吉林、騰格里等五大沙漠周邊重點治理區,沙漠擴展現象得到遏制。重點治理的科爾沁、毛烏素、渾善達克、呼倫貝爾四大沙地等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內沙化土地凈減少443平方公里。森林面積、蓄積持續“雙增長”,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

        2、抓牢一個“早”字

        金秋時節,位于烏海市海南區的恩格爾山鋪展著濃濃的綠。作為海南區義務植樹基地,這個曾經的沙石山正在改變著模樣。

        恩格爾山昔日鋪滿亂石的道路已變得較平整,一萬多平方米的植被毯覆蓋住了昔日雜亂的石子堆,叢生的火炬伸展著綠色,并將綠色的生命向外延伸。登上恩格爾山頂,長著針狀葉子的樟子松根根葉子直指天空,帶著倔強和驕傲;長著毛絨絨像刷子般葉子的云杉落落大方。今年,恩格爾山萬畝義務植樹基地義務植樹區劃分為41個區域,植樹67051株(叢),海南區提早謀劃、細致安排,各企事業單位搶抓春季造林的黃金季節組織義務植樹,義務植樹任務已全部完成。

        我區承擔的全國人工造林任務居全國之首。面對今年繁重的造林生產任務,我區各地每年提早安排,做細規劃,做實措施,只要涉及春季造林所需一切工作都先行一步,為春季造林順利開展打開綠色通道。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有聲有色展開,深入扎實推進。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和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和工作機制,把義務植樹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重點生態工程、新農村新牧區建設、重點區域綠化結合起來,力爭把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和享受生態成果的園區。2013年,我區全民義務植樹達到8000多萬株,國土綠化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3、最出彩的亮點

        進入5月,走G6高速的包頭市民著實驚喜了一番:一排排林木在公路兩旁拔地而起,綠意蔥蘢。眺望遠處,延伸至天際間的G6高速,仿佛是在兩條綠色絲帶中躍動的音符。

        G6高速、110國道、210國道沿線的“臟、亂、差”和“環境污染”曾頗為包頭市民詬病,有著“城里像歐洲,城外像非洲”的說法。2013年,G6高速、110國道和210國道沿線兩側綠化被列入包頭市重點區域綠化工程。

        3條公路綠化高標準規劃,打造具有包頭特色的園林式綠色走廊,構建包頭市門戶生態景觀。種植的樹種喬灌結合、針闊搭配、錯落有致,實現兩季見花、三季有景、四季見綠。11個公路出口、交界處作為景觀節點重點打造,體現著不同的風格:土右旗出口,樹木矩陣式排列;包鋼出口,主題是由雕塑、草坪和灌木結合而成的“鋼鐵之舞”;而包頭西出口放牧形態的群雕“金臺牧歌”則闡述了包頭特有的生活特征和地理地貌。截至目前,公路綠化已完成綠化里程371公里、61505畝。放眼望去,新建林帶與大青山南坡綠化深度融合,一望無際。

        2013年,我區啟動實施了包括公路、村屯、廠礦園區、城鎮周邊、黃河兩岸、大青山在內的6大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工作。目前,這項工作在全區快速有序推進,補齊生態“短板”、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的作用日益彰顯。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