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球動態 » 正文

      巴黎擬建摩天大廈引爭議 民眾質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0  

        林蔭大道、公共花園、環繞著陽臺的低層住宅……這些獨具19世紀奧斯曼式城市風格的元素,使法國首都巴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為保持城市風貌,巴黎多年實施建筑限高令,40年來不曾新建高樓。

        不過,一座三角形的摩天大樓最近獲得批準,可能不久后崛起在這座城市西南部。當地人擔心,這座覆蓋著玻璃的龐然大物可能毀了巴黎古老浪漫的城市氛圍。

        開發者:不影響周邊環境

        這座摩天大樓名為“三角大廈”,高約180米,預計耗資5.55億美元,由瑞士知名建筑設計公司、曾設計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赫爾佐格-德默龍建筑設計所設計,歐洲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尤尼百-洛當科公司出資。

        “三角大廈”如果建成,將成為巴黎40多年來首座摩天大樓。1973年,高約210米的蒙帕爾納斯大廈建成,卻招致巴黎市民強烈非議,被批影響視野、破壞市容。1977年,巴黎市政府在民眾要求下頒布法令,規定市內新建樓房高度須限制在36米以下。

        盡管這一限高令已經在2010年取消,但“三角大廈”建造計劃還是引發不少巴黎市民質疑。為消除巴黎人顧慮,設計者和開發商極力試圖說明,“三角大廈”是“隱形的”。

        據設計和開發者介紹,“三角大廈”外立面以玻璃為主,因此整座樓通透得“你都注意不到它”;大樓占地面積不大而容量大,可以節省出大約5000平方米公共空間;大樓呈三角形,下寬上窄,不會對周邊建筑采光造成很大影響。

        支持者:帶來大量商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8日報道,“三角大廈”計劃提出于9年前,2014年11月曾遭巴黎市政廳投票否決。不過,在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強力推動下,這一項目最近在第二次投票中驚險過關。

        伊達爾戈強調,“三角大廈”將提供大約7萬平方米辦公空間,還包含高檔住宿和休閑設施,將帶來大量商機。

        巴黎副市長讓·路易·米西卡接受法國《世界報》采訪時說,“三角大廈”項目將創造3000個永久就業崗位。“放棄這一項目對巴黎經濟而言將是一場災難。三角大廈對外來投資者和國際建筑師而言可能成為一個標志。”

        在巴黎地產集團房地產專家米蘭達·博特看來,巴黎市政府官員對“三角大廈”項目的支持反映了市政府在城市規劃方面的新思路,包括“新的建設項目、有活力的城市、由建筑業創造的就業機會,以及各種用途的設施相融合以聚合各行各業的人”。

        “三角大廈”定于明年開工。除這座摩天大樓外,當地另有多座高樓的建設計劃獲得批準。市長伊達爾戈表示,將在城市規劃方面進行更多“大規模試驗”。

        不過,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2%的巴黎人原則上反對在市區建造摩天大樓。

        反對者:浪費錢的怪物

        盡管支持者強調,巴黎需要借助修建新樓來推動現代化、適應現代商業需求,但博特認為,“三角大廈”作為寫字樓,功能上并沒有填補巴黎眼下急需,“巴黎市內和近郊已經有大量空置的辦公空間——目前超過100萬平方米”。

        當地居民專為反對這一項目而成立的組織“集體反對三角大廈”一名發言人說,巴黎眼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缺乏住房而非辦公室、公共交通問題、居住環境惡化、城市政策不當”,而修建一座寫字樓沒有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答案。

        這一組織懷疑“三角大廈”對創造就業機會和更多文化空間等方面的作用,更質疑這座高樓“不規則”的形狀可能導致更多能源消耗,與城市整體環境不搭。

        這名發言人說:“我們相信當代建筑能夠在表達自己的同時和諧融入現有地點。(但)這座180米高、150米寬的獨立高樓不屬于這種情況。”

        建筑歷史學家威廉姆·屈爾蒂斯稱“三角大廈”為“浪費錢的怪物”,認為這一項目的負面影響將長期持續且不僅限于市容層面。

        在屈爾蒂斯看來,這一項目的“真實目的”在于突破巴黎市區建筑限高令,“以便貪婪的開發商和建筑設計師自由競爭”,后果則可能是“推高周邊地區房地產價值和租金”,“不必要的鋪張導致世界上一座偉大城市的價值貶低”。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