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開幕。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開幕式上致辭并當選為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主席。
張建龍說,23年前,國際社會達成共識,通過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開啟了各國攜手防治荒漠化的新里程。23年來,在公約秘書處的積極協調下,經過各締約方共同努力,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穩步推進,為保護環境、改善生態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必須看到,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全球荒漠化防治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干旱和沙塵暴災害肆虐,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5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影響,直接危及全球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導致饑餓和貧困,誘發沖突,阻礙發展。國際社會必須進一步強化共同行動,采取更加有力和有效的措施,推進全球荒漠化防治取得新進展。
張建龍說,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探索和不懈奮斗,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并重、治沙與治窮共贏的防治荒漠化道路,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自2004年以來已連續三個監測期持續凈減少,初步遏制了荒漠化擴展的態勢。2012年,中國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確定了到2020年5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標。本次大會期間還將發布《中國土地退化零增長履約自愿目標國家報告》,為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作出承諾。
張建龍說,在國際社會致力于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之際,我們以“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為主題召開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來自196個締約方、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0多人將參加為期兩周的會議,為共同防治荒漠化貢獻智慧、分享經驗、凝聚力量,必將對推動各方制定實施《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中荒漠化防治相關行動計劃,促進全球可持續土地管理產生積極影響,為構建全球生態治理體系,實現聯合國確定的“維護安全,拯救地球,消除貧困”的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張建龍說,中國有句諺語叫“眾人拾柴火焰高”,應對荒漠化挑戰,需要所有締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聯合國系統以及所有相關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企業人士通力合作。這正是本次大會的主題“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所倡導的精神。我期待出席本次大會的各締約方和相關國際組織,能夠秉持誠意,求同存異,加強交流,有效對接國際戰略,共同推進這次大會制定面向未來的新戰略框架,為全球荒漠化防治描繪新的藍圖愿景。我也非常榮幸當選《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主席,感謝各締約方對我的信任。我將在接下來的兩年任期內,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推動合作,為進一步推進公約進程竭盡全力。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莫妮卡·巴布說,《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召開,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實施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將對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政府為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的召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公約秘書處表示衷心感謝。本次締約方大會將在回顧過去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共商公約未來發展方向,討論制定公約新的戰略框架,推動公約在國家、次區域和區域各層面的實施,確保實現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希望各締約方在為期兩周的會議期間,充分發表意見建議,分享經驗技術,凝聚力量共識,共同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發展,為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維護地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布小林說,《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以“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為主題,反映了人類的共同愿景和應對挑戰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成為國際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內蒙古被習近平主席譽為“中國北疆亮麗風景線”,草原、森林面積均居中國第一位,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內蒙古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實施持續的生態修復工程,推行生態紅線制度,荒漠化面積逐年縮減,荒漠生態功能不斷增強。內蒙古制定了防沙治沙、全民義務植樹等地方性法規和配套政策文件,把防沙治沙和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形成了內容多樣的產業化防沙治沙模式。今年內蒙古提出:建設綠色內蒙古,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自覺的行動,持續走好生態改善、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提高的多贏之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的召開,為內蒙古學習各國防沙治沙經驗提供了重要機會,我們非常高興與各國朋友交流防治荒漠化的經驗,也非常愿意同各國開展合作,為防治荒漠化、增進人類福祉貢獻力量。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劉東生,國家林業局總經濟師張鴻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馬明、白向群,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陳述賢出席會議。
會上,厄瓜多爾、愛沙尼亞、肯尼亞、伊拉克、阿根廷、亞美尼亞、意大利分別代表77國集團加中國、歐盟、非洲國家集團、亞洲和太平洋國家集團、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集團、東歐國家集團及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行附錄4區域國家發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綠化基金會代表聯合國機構、政府間組織發言。
大會審議通過了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臨時議程、暫定工作日程,摩洛哥、肯尼亞代表非洲國家,不丹代表亞洲國家,阿根廷、圭亞那代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法國代表西歐和其他國家等當選為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主席團副主席成員。
大會決定設立全體委員會,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辦公室主任拉吉博·布哈羅夫向大會報告準備交給全體委員會處理的議程內容,并提名通過任命南非的諾西弗·恩卡巴為全體委員會主席。
大會還審議認可了ICCD/COP13/17號會議文件中列出的組織機構和私營單位作為會議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