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形勢的日益嚴峻,牙買加、塞內加爾、哥倫比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的一些居民們也開始注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哥倫比亞羅薩里奧群島上的當地孩童。
坐落在加勒比的哥倫比亞屬薩里奧群島歷來是旅游度假的天堂,在1977年成為國家公園。然而,這一切并沒能阻擋外地有錢人來這里購買土地,由此引發了長期的法律糾紛。當地環保人士瑪格麗塔·賽瑟里斯(Margarita Zethelius)表示,“法律糾紛歷時10年,2014年5月,本地居民被正式認定為當地土地所有者。此后居民們開始與其他生態城鎮來往,學習發展永續農業。”
在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幫助下,薩里奧群島開始安裝堆肥廁所和太陽能板,其中2007年Fundacion Surtigas組織為34戶家庭安裝了太陽能板,另有5戶家庭自行購買了裝置。當地政府也對社區安裝集中太陽能系統給予大力支持。賽瑟里斯說:“缺電帶來了很多問題,包括食品儲存、兒童學習等,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太陽能板,主要以二手設備為主。他們有了社區自己的能源設備,還能把多余的電力賣給大型酒店,通過出售電能服務來改善貧窮狀況,這是當地發展太陽能的最大動力。”
牙買加The Source的圓土屋。
尼古拉·雪莉·菲利普斯(Nicola Shirley-Phillips)過去并不情愿和兄弟姐妹隨父母從美國回到牙買加,但如今這個大家庭及其親友在牙買加生態小鎮The Source生活得悠然自得。當地生活主要依賴圓土屋和可再生能源。
菲利普斯一家生活在小島東南部的圣托馬斯教區,他們是該教區第一個使用太陽能的家庭。菲利普斯說:“牙買加人較為保守,常有人來我家參觀太陽能裝置,這些裝置很方便。我家住在山上,能觀察到教區其他家庭的斷電狀況,刮臺風的時候,人們就會來我家給手機充電。過去牙買加只有兩家太陽能公司,現在已經隨處可見。”當地70%的電能來自太陽能、風能混合電源,剩余的30%來自電網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