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永順老司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在“紅燈萬盞人千疊”的歡快氣氛中,數千名當地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參加了開園慶典儀式。副省長李友志宣布遺址公園開園。
永順老司城遺址是我省目前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遺址,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進入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目前,已完成考古發掘4800平方米,勘探面積2萬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5萬余件,并實施了遺址本體保護工程和古建筑保護修繕工程,使老司城“歷史文脈”得以延續。
同時開館的老司城博物館為公園標志性建筑,是展示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土家族歷史及解讀老司城遺址的重要窗口。依山而建的博物館主體建筑面積5464平方米,外墻用鵝卵石鑲嵌,整個設計將土家文化、土司文化與現代建筑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博物館陳列布展文物以考古發掘成果為主,分序廳、老司城遺址、土司制度、溪州銅柱、多媒體、民間民俗文化、遺址保護及結束廳8個展廳。其中的“鎮館之寶”溪州銅柱鑄造于公元940年,高4米,重2500公斤,于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