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青島獲評“國家森林城市” 人均公園綠地14.6㎡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1  

        近日在安徽宣城召開的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青島市正式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記者昨日從青島市林業局獲悉,此次全國共有21個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除了青島,山東還有濟南和泰安獲此稱號。至此,全國“國家森林城市”已有96個。據了解,創建森林城市兩年以來,青島市共完成新造林29.0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9.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4.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6平方米,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了92%,各項指標均已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標準。青島市的創建工作,也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三豐收”。

        大力實施植樹增綠工程

        據了解,為進一步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質和居民生活質量,加快生態市建設,青島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在市十一次黨代會上正式向全社會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幾年來,全市堅持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建設理念,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統籌城鄉發展,大力實施生態建設和保護工程,扎實推進生態產業和生態文化發展。

        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創建森林城市成效明顯,尤其是生態效益凸顯,已經形成了“城市增綠量、山體展綠意、道路構綠網、水系保生態、林場添錦花”的生態建設格局。據介紹,我市中心城區大力實施植樹增綠工程中,先后開展了行道樹整治工程,補植更新行道樹;全面推進嵌草磚改綠籬工程,逐步提升綠蔭效果。環灣大道、重慶路等道路綠化景觀煥然一新,前海一線景觀品質顯著提升,綠林、繁花、碧海、藍天相輝映的濱海景觀日益突顯。全面實施綠道和小游園建設工程及山頭綠化改造工程,深入推進庭院綠化改造工程,開展拆違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陽臺增綠,讓居民生活環境更加優美舒適,城區綠化生態效果顯著改善。世園會園區建設突出理念創新,體現山城融合,側重產業發展,注重生態保護,周邊區域生態環境和景觀效果大幅提升。

        大沽河畔造林7.2萬畝

        在郊區,青島市以大沽河綜合治理、萬畝林場建設為帶動,大面積植樹造林。2012年,全市拉開了大沽河綠化治理工程大幕,今年4月底全線完工,共栽植喬木150萬株、灌木450萬株,為大沽河流域新增造林面積7.2萬畝、濕地面積6萬畝。從青島市域層面看,大沽河綠化是青島市的防護林帶、生態惠民帶。幾年后,將成為森林覆蓋高,濕地范圍廣,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廊道和生態間隔帶,對進一步提升青島市的生態水平,維護全市的生態平衡,尤其是大沽河沿岸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及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意義。

        萬畝林場建設工程方面,全市規劃建設萬畝林場30處,目前已建成21處,累計完成新造林19.4萬畝,形成了重要的生態間隔區,同時兼具景觀效果,不僅改善了城鄉生態環境,還增加了農民和村集體的收入。

        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青島市森林城市創建,帶來了明顯經濟效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力開展萬畝林場建設、森林公園建設、種苗花卉基地建設、現代林業示范園建設,促進了全市森林旅游、種苗花卉市場、鄉村旅游的繁榮,帶動了新農村社區建設。

        世界藍莓大會、大珠山杜鵑花會,嶗山、城陽櫻桃節,城陽、大澤山葡萄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不僅有效地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而且在擴大城鄉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繁榮城鄉經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實現了生態受保護,群眾得實惠“雙贏”。

        社會效益的增強,也是創建工作的另一收獲。我市倡導全民參與,共建共享森林城市。大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通過建基地、定任務、搞規劃、定措施,推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市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全民植樹綠化蔚然成風,全社會植綠、護綠意識明顯增強,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了92%。連續2年成功舉辦了森林生態文化節,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森林生態旅游活動和生態文明宣傳活動,讓更多市民參與、分享森林城市建設成果。

        創建總規劃編制歷時1年

        為科學開展森林城市建設,我市專門聘請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院,高水平編制青島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重點結合“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空間戰略布局,歷時1年,自下而上編制了《青島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規劃》編制期間,通過專題匯報、召開座談會、舉辦規劃展、發放征求意見函等形式,廣泛征求了相關部門及廣大市民的意見,確保了《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規劃》經市政府第14次常務會討論通過,經國家林業局專家組評審,市政府授權頒布實施。

        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

        全市創建森林城市工作啟動后,各級政府采取“投、爭、融、籌”四種模式,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采取企業出資、自愿捐資、股份造林等方式籌措資金,用于森林城市建設。市財政拿出4000萬元作為注冊資本金,成立青島林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作為林業建設融資平臺,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森林城市建設,保障了森林城市的建設。

        建設成果

        青島市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在安徽宣城召開的2015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中國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主任王剛指出,“十三五”規劃把綠色發展作為必須牢固樹立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為推動我國森林建設、加快林業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也為深入開展關注森林活動指明了發展方向。關注森林活動要秉持綠色發展新理念,緊緊圍繞“十三五”時期發展任務,選好主題,突出重點,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發揮積極作用。要充分發揮關注森林活動的橋梁紐帶、平臺渠道作用,整合社會力量,匯聚各方智慧,推動興起發展森林、建設森林的新熱潮。

        據介紹,市林業局下一步將按照會議要求,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成果,開展森林城市提升行動,通過實施萬畝林場提升、森林提質、濱海濕地保護、護林防火、發展林業產業等生態建設工程,提高城市生態品質,提升生態承載力和城市競爭力,建設幸福宜居青島。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