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西溪濕地3.3公里景觀長廊明年春天亮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29  

        明年春天來西溪濕地,你又多了一個選擇——濕地東北角,一條長約3.3公里的景觀長廊將在整治后亮相,向市民游客免費開放。農歷新年前,改善西溪濕地“內外循環”的重要水利設施 “一堤兩圈”也將完工,“杭城之腎”的生態功能將更加完善。

      \

      施工現場

        長廊緊靠文二西路 有美景有休閑廣場

        這個名叫“環西溪生態提升帶”的項目,投入3300萬元,明年4月將免費對市民和游客開放。

        長廊東臨紫金港路,北靠文二西路,南接西溪天堂,西至濕地北門,與現在免費開放的福堤平行。

        很多杭州人喜歡到福堤散步。作為橫貫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南北的文化長堤,福堤沿途串聯了高莊、交蘆庵、曲水庵、河渚街、洪鐘別業等西溪二期主要景點。

        “新開放的景觀長廊比福地還多了1公里,離馬路更近一些,市民和游客除了濕地景觀外,還可以體驗更多互動、健身的設施。”

        西溪濕地工作人員說,長廊目前是一條窄小的游步道,也就容納兩個人并排走,改造將拓寬道路,增加景觀綠化,最重要的是,增設一些廣場,有了大家可以停下來坐坐的地方。由于靠近紫金港路,未來將打造一條開放式的環濕地景觀長廊,提供一條娛樂健身、體驗西溪的好去處。目前,一期工程紫金港沿線景觀提升已開始施工。

        防洪堤加高加寬 再遇大水留出準備時間

        城西受天然環境局限,抗洪能力較弱。多年來,西溪濕地還承擔著一個重要的責任:滯洪蓄洪。

        為發揮濕地分洪、滯洪作用,今年西溪濕地投入約3500萬元,進行“一堤兩圈”(即沿山河防洪堤、西溪創意產業園區和董灣建筑區防洪保護圈)防洪工程建設。

        其中,沿山河防洪堤提升加固工程,長度2公里,堤高4.5米,寬3.5米,預計今年1月底完工。建成后,比原來的防洪堤高了1米多,而且連接起周家村-高莊兩個主入口,以后游客除了坐船,還可以通過電瓶車穿梭兩個景區。此外,在沿山河、董灣兩個老水閘的基礎上,新增了四個水閘和兩個排澇站。

        工程完成后,公園內堤防的防洪標準,將提升為20年一遇洪水,堤防工程級別提升為4級。

        “羅莎、菲特臺風期間,為了緩解城區主河道及路面積水壓力,濕地曾兩次放水入園。水位都超過4米,植被、環境受到很大影響,而且由于防洪堤比較低,閘門無法發揮作用,當時用人工打開沿線的堤岸,這樣一來,接納水量無法控制。”

        濕地工作人員說,工程完工后,再遇大水濕地會留出更多準備時間,通過閘門和排澇站調節,先預排水到余杭塘河,降低景區水位。一旦洪水入園,也可以調節分洪、滯后的水量,減少植被和設施的損失。

        此外,園內河水受西端五常港補給,這些水由錢塘江引水而來,泥沙攜帶比較多,堤壩可以將水擋在外面蓄一蓄,沉淀泥沙。遇到江水咸潮等問題,則通過閘門實現科學有序換水,減少引水對西溪濕地水環境造成的影響。

        今年,公園還將對二期綠堤區塊的204個池塘進行清淤,打下6000米的松木樁,加固堤岸泥土,防治水土流失。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