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將重點整治50個社區的飛絮問題。北京市園林局表示,隨著城市建成區路網加密,綠地相對減少,綠地吸附滯留飛絮的作用明顯下降,導致“飛絮總量減少,但看起來不見少的假象。”
按照目前天氣狀況,京城飛絮在4月15日前后爆發,持續20天左右。根據去年最新的普查結果,六城區和郊區新城有大約200萬株楊柳樹雌株,占園林綠化喬木總量3700萬株的5.4%。“楊柳飛絮是一種自然現象,只有影響到城市生活的樹木才會被治理,山區、河道兩側的飄絮樹木,如果不影響居民生活不會治理。”園林局表示。
飛絮年年治,為啥不見少?市園林局表示,綠地和各種灌木樹對楊柳絮有明顯的滯留作用,楊柳絮會粘黏、吸附在綠地上,經過雨水刷洗后融入大地,民眾幾乎看不到。但是,隨著城市建成區路網加密,綠地相對減少,楊柳絮不僅得不到滯留,在車輛的碾壓下,反而會反復起起落落,造成了飛絮“越治理越多”的假象。
由于楊柳樹是北京的鄉土樹種,對北京綠化做出重大貢獻,園林局表示,絕不會淘汰楊柳樹種,也不會大規模砍伐雌株,但會嚴格禁止使用雌株樹苗。現有的200萬株雌株將會通過小區加固改造、棚戶區改造、城市功能疏解等契機,用雄株替換雌株;公園內、干道兩側的雌株將通過打“節育針”、做“變性手術”、疏密、澆水等方式減少飛絮現象。據悉,今年有大約50個飛絮嚴重的小區會得到治理。預計到“十三五”末,北京市的楊柳飛絮情況可以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