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陳政高:建設和諧宜居城市 開創城市建設新局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3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展望十三五”第十四場報告會上詳解《綱要》重點與熱點——建設和諧宜居城市開創城市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十三五”規劃綱要把建設和諧宜居城市作為重要內容,提出了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舉措。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為我國城市發展指明了方向,重點可以概括為:把握一個規律、實現五個統籌、理解九個重要論斷

        5月5日上午,中央宣傳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在京舉行“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第十四場報告會,邀請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陳政高作題為“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開創城市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報告。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陳政高。

        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市發展波瀾壯闊。

        第一,城市和建制鎮數量激增。37年來,一座座城鎮如雨后春筍涌現出來。到2015年底,城市數量已達到656個,建制鎮數量達到20515個,分別比1978年增加463個和18342個。

        第二,城鎮人口快速增加。2015年,城鎮常住人口達到7.7億人,1978年是1.7億人,增長了3.5倍,年均增長超過1600萬人。1978年到2015年,城鎮化率以年均1個百分點的驚人速度,攀升到56.1%。一些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從20%提高到50%,英國、美國用了50年,德國、法國用了70年,而我國只用了30年。

        第三,建成區大規模拓展。城市建成區面積,從1981年的74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51948平方公里,增長了6倍,年均增加1309平方公里。這還沒有包括礦區,如加上礦區,達到10萬平方公里。

        第四,城市基礎設施顯著改善。1981年到2015年,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97.9%,燃氣普及率由11.6%提高到95.3%,污水處理率由3.8%提高到91%,城市集中供熱面積由不足0.2億平方米提高到64.2億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由人均不足2平方米提高到15.6平方米。

        第五,城市經濟高速發展。1988年到2014年,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12%,比全國GDP年均增速高2.4個百分點。2014年,城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2.25萬億元,是1988年的74倍,占全國GDP的82%。

        第六,居民財富迅速積累。據有關研究,2013年,城市居民戶均財富達到了185萬元,扣除物價因素,增長了1013倍。城市家庭大部分擁有了自己的產權住房。住房成為城市居民最主要的財富。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