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江蘇首個濕地保護條例有望月底出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6  

        昨天上午,2016年全國林業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南京市玄武湖公園舉行,此次活動周以“濕地保護”為主題。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本月底,省人大常委會將審議通過江蘇省首個濕地保護條例,該條例將從法律上明確生態主體功能區以及劃入“生態紅線”的濕地保護,并對濕地保護的相關生態補償做出具體規定。今后,江蘇省的濕地保護工作將“有法可依”。

        據了解,海洋、森林和濕地是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在我國大約占陸地面積的15%左右。江蘇是濕地大省,濕地面積為282萬公頃,約4000萬畝,絕對面積在全國排名第五,但濕地占江蘇國土面積的占比為26%以上,在全國排第一。江蘇省的濕地種類很多,包括沿海的灘涂濕地,太湖、固城湖等湖泊濕地,還有人工景觀濕地等。

        “濕地的主要功能是凈化水質,此外還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保護對象。”南林大副校長薛建輝表示,目前,濕地保護仍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沿海灘涂濕地,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或圍墾會導致濕地旱化,動植物喪失棲息地。像湖泊濕地,南京的濕地周邊經濟比較發達,工業開發活動或排污都會對水質造成影響。”

        在保護濕地方面,薛建輝還建議,濕地保護重在“保護”,把包括湖泊濕地、長江沿岸的一些濕地,能保護的都保護起來。其次,就是濕地恢復,通過種植植被去凈化被污染的濕地,恢復水質退化的濕地。

        省林業局局長夏春勝表示,目前,江蘇省已實施生態紅線的管理,嚴控濕地的征、占、用,并設立濕地生態保護基金,每年補貼因為保護濕地經濟發展受到影響的地方。“接下來,在法律上,5月24號,省人大常委會將會審議通過《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通過了以后,今年江蘇省濕地的立法就會完成。”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