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張春賢書記對昌吉州提出的建設“村莊美、村民富、村風好”的美麗鄉村新要求,昌吉州依據國家美麗鄉村建設指南、自治州“花兒昌吉”建設行動綱要和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美麗鄉村”行動總體目標,努力把昌吉州農村建成“五美三宜”的美麗鄉村。
這兩天,呼圖壁縣大豐鎮紅柳塘村的供排水改造工程正在進行最后的填土工作,這對想做農家樂生意的村民陳建林來說無疑是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他說:“現在下水(道)也挖了,上水(道)也挖了,以后水也不停了,現在下水也方便。”自2015年開始,紅柳塘村整村推進農家樂旅游,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呼圖壁縣投入600萬元鋪設供排水管,解決了紅柳塘村發展農家樂旅游的制約因素。
同時,呼圖壁縣還投資650萬元,建成了占地52畝的村級小游園,提高了鄉村旅游的發展能力。呼圖壁縣大豐鎮紅柳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孫樹文說:“讓我們的游客有一個去處,有一個休閑娛樂的地方,給我們紅柳塘村村民增收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據了解,呼圖壁縣計劃今年投資1.17億元重點實施大豐鎮紅柳塘村、園戶村鎮三工湖村等5個鄉村旅游發展項目,把紅柳塘村作為州級美麗鄉村示范點,投資1980萬元,從環境衛生、農家樂建設、供排水改造等方面入手整村推進。呼圖壁縣大豐鎮黨委副書記高福軍說:“后期還要進行紅柳塘村停車場項目的建設、以及道路的硬化、還有垂釣園的整體建設方面,真正讓村民能享受到“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成果。”
作為自治區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吉木薩爾縣三臺鎮羊圈臺子村圍繞發展沼氣循環經濟,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目前,這個村共建住宅樓34棟,800戶居民全部實現沼氣入戶。村民蔡愛賢說:“這個氣我們用起方便,隨時打開就可以用,它的火頭硬做飯快,錢也便宜,一方氣是2塊錢,一天一塊錢就夠了。”
據了解,2012年新疆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在羊圈臺子村落戶,項目總投資890萬元。工程年處理糞便1.6萬噸,年產沼氣72.7萬立方米,年產沼渣肥1200多噸,沼液3880噸。三臺鎮爭取項目資金370多萬元,建設沼氣循環項目、智能化項目兩大工程,通過電腦遠程控制將沼液沼渣輸送到田間地頭,實現了水肥灌溉自動化,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而且節約了水資源。吉木薩爾縣民豐農業發展種植合作社社長楊明說:“一畝地能省二三百塊錢,我們這里有300畝的蔬菜,一年能省幾萬塊錢,但是出來的效果比農家肥要好得多。”
據了解,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臺鎮通過申請自治區美麗鄉村試點建設項目資金、村民籌資籌勞、村集體投入等方式籌集資金1266萬元,用于“美麗鄉村”建設。吉木薩爾縣三臺鎮黨委副書記魏強說:“最終我們要將羊圈臺子和鎮區互相融為一體,集生活、購物、旅游為一體,更加方便我們的村民。”吉木薩爾縣“美麗鄉村”辦公室工作人員謝朝輝說:“今年我們吉木薩爾縣準備專項資金2000萬元,專門用于“美麗鄉村”建設,就是完善一些基礎設施、道路綠化、亮化工程,(使)農村的面貌有大的改觀。”
這幾天,奇臺縣吉布庫鎮漲壩村村民趙秀萍家的農家樂開業了,前來觀賞江布拉克美景的游客都能嘗到她家的農家美食。趙秀萍說:“一個月收入六七千塊錢,比以前種地要好...。”依托江布拉克風景區,奇臺縣把漲壩村作為新農村示范村整村推進鄉村旅游示范村,投資近1億元,建成130套別墅。趙秀萍從居住的60平米的平房搬進了180平米的二層別墅。趙秀萍說:“自來水都入戶,現在都用的煤氣,地暖,也不用架火了,各方面方便多了。”
今年,奇臺縣將吉布庫鎮漲壩村和半截鉤鎮腰站子村作為“美麗鄉村”試點村,同時確定14個村作為“美麗鄉村”培育村,每年縣財政計劃出資1500萬元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同時,積極爭取“美麗鄉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的農發行和國開行貸款,目前已經到位資金3億元。奇臺縣委常委李文淵說:“趕2018年,我們按照州上的要求,我們20%的村達到“美麗鄉村”的標準,到2020年我們全縣所有的62個中心村,要求50%的村要達到“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準,保障我們奇臺縣美麗鄉村的建設,能走在全州的前列。”
為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昌吉州著力打造“五美三宜”的美麗鄉村,即規劃科學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諧美和宜居、宜業、宜游。階段性目標是2016年每個縣市至少2個村要達到自治州美麗鄉村建設標準,2017年全州27個旅游示范村全部達標,2018年全州20%的行政村達標,2020年全州50%的行政村達標。州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韓萬軍說:“各縣市要對照美麗鄉村建設標準,查漏補缺,梳理確定美麗鄉村建設各類項目。加強督查考核獎懲,州上和各縣市都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督查考核機制,將美麗鄉村建設納入黨員領導干部"三聯四定一住訪"工作機制和全州督查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