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胡凱鋒研究組在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03  

        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又稱黑足蜱(blacklegg edtick),是廣泛分布相當危險的吸血生物,硬蜱可以傳播很多疾病,包括臭名昭著的萊姆病。它產生的毒液中含有大量的神經多肽毒素,可特異性作用于宿主離子通道,使宿主無法感受疼痛,從而不易被察覺。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凱鋒研究組和昆明動物所賴仞研究組合作,從肩突硬蜱唾液腺中分離出一種新的多肽神經毒素ISTX-I,此神經毒素特異性的抑制鈉離子通道Nav1.7,對其他鈉離子通道亞型沒有任何影響。通過大腸桿菌體外表達純化ISTX-I多肽神經毒素,實驗驗證其二硫鍵的配對方式,體外膜片鉗實驗驗證體外表達的ISTX-I多肽毒素的功能。應用核磁共振NMR技術對ISTX-I多肽的空間三維結構進行解析,結果顯示:盡管ISTX-I具有與ICK結構一樣的二硫鍵配對方式(C1-C4,C2-C5,C3-C6),但是ISTX-I多肽展示了一種新的結構折疊模式,與其他多肽毒素常規DDH或者ICK結構模式明顯不同;通過鈉離子通道毒素的序列系統進化分析,進一步支持ISTX-I毒素與蜘蛛毒素進化上更相近的論點。

        該研究成果以“A sodium channel inhibitor ISTX-I with a novel structure provides a new hint at the evolutionary link between two toxin folds”為題在Scientific Reports發表。文章鏈接為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9691.容明強博士、劉將新博士和張美玲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400642,31260208等),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2011FB132,2015FB170等),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等基金資助。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