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四川實施“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紀實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03  

        “路在樹中,房在園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生活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環境中,是我們每位市民的愿望……”

        7月15日,在四川省資陽市大規模綠化全市行動動員部署大會上,市民代表何永智大聲宣讀共建綠色家園倡議書,表達一位普通市民對綠色生態環境的渴望和參與建設的決心。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大規模綠化全川”決策部署,四川省綠化委員會印發《大規模綠化全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總體規劃》后,資陽市迅速反應,在全省率先召開動員部署大會推進大規模綠化全市行動,這也標志著四川新一輪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已經擊鞭錘鐙、戰鼓齊鳴。

        1989-2015

        一脈相承的綠化行動

        2015年11月,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作出了“大規模綠化全川”決定。這是26年后,四川就“綠化全川”作出的再部署。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主體。上個世紀,綿延上千里的西南群山曾因大規模森林砍伐變為“光頭山”,蜀中丘陵區森林一度消失殆盡,導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濫,珍稀野生動植物無家可歸。長江上游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著整個中國的生態安全格局。

        面對嚴峻形勢,198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綠化全川”的重大決定。隨后,相繼啟動實施長江防護林建設、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退牧還草、水土保持、城鄉綠化等工程,并明確提出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目標。

        曾有報道稱,這一舉措是四川乃至全國人民的生態覺醒。得益于這樣的生態覺醒,四川國土綠化取得重大進展,城鄉生態面貌得到顯著改善。

        1989年以來,全省累計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飛播造林等2億多畝,實施森林經營5000多萬畝,森林面積增加了1億多畝。森林覆蓋率由1989年的19.21%增加到2015年的36.02%,增長了近一倍。全省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300多個,建成森林城市、綠化模范縣(區)、綠化模范單位、綠化示范村等1000多個,累計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00多萬畝。1萬余種高等植物、1200余種陸生脊椎動物,53%以上的天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每年流入長江的泥沙量較1989年減少了3億多噸,減少近六成。全省森林和濕地年生態服務價值高達1.65萬億元。

        四川省綠委副主任、省林業廳廳長堯斯丹說:“四川人民親嘗過生態惡化的苦,也享受過綠色生態的福。此次‘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就是要將綠色福祉厚植在巴山蜀水,讓綠色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子孫后代。”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