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作為能夠促進區域聯動、推動公共服務銜接、加快消費集聚的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旅游產業的協同應成為重要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推動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關鍵是實現旅游產業鏈的整合,讓京津冀旅游產業中的各種資源、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合理分配和組合,使產業結構達到最優化。
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區域旅游產業鏈整合政策制定。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京津冀三地多次召開旅游協同發展工作會議,確定并完善細化了協調機制一體化、市場營銷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規劃布局一體化的舉措。今后還應進一步深入合作,加強頂層設計,為三地旅游產業鏈的整合提供有效保障,推動分工合作,防止同構性、同質化發展。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無縫對接。
京津冀旅游產業鏈整合,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其中交通必須先行。應進一步推進京津冀交通基礎設施在規劃、建設和技術標準等方面有效對接,加快構建一體化大交通。同時要統一京津冀三地交通運輸信息服務標準,實現區域旅游無障礙化通行;大力推進景點之間的無縫對接服務,使游客充分體驗一站直達的輕松愜意。
因地制宜,形成復合型旅游產品。
京津冀三地旅游資源相互聯系又各有特色。作為文脈相通、山川相連的旅游區域,京津冀無論是人文資源,還是自然資源,合則互補共贏,分則割裂整體。因此,在旅游產品的開發過程中,要有全局觀念,因地制宜,通過“黃”(皇家歷史文化)、“藍”(海濱旅游)、“紅”(紅色旅游)、“綠”(生態旅游)、“俗”(民俗旅游)之間的多種結合,形成復合型旅游產品,帶動區域聯動發展。
加強休閑服務體系建設,延伸旅游產業鏈長度。
我省境內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城市旅游發展卻相對薄弱。應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整體接待水平,加強休閑服務體系建設,延伸旅游產業鏈長度,提高產業鏈價值。同時,相關服務企業應在此過程中不斷整合壯大。例如,京津冀的餐飲企業可以對其上游企業(農產品種植、加工企業等)和下游企業(運輸企業、銷售企業等)進行整合,使其向上游拓展,向下游延伸,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打造京津冀旅游信息共享平臺,推進“智慧旅游”。
京津冀三地應在各自旅游網的基礎上,盡快打造統一的“京津冀旅游信息共享平臺”,將旅游資源全面整合,持續推進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借助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主動感知旅游資源、旅游活動等方面的信息,讓人們及時了解這些信息,安排和調整工作與旅游計劃。
建立健全運行機制,維護產業鏈健康發展。
產業鏈的運行機制主要有利益分配機制、風險共擔機制、競爭談判機制、信用契約機制、溝通協調機制、監督激勵機制等六種。建立健全京津冀旅游產業鏈的運行機制,促進產業鏈各節點企業間加強溝通合作,有助于京津冀旅游產業鏈的健康運轉,推動京津冀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