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球動態 » 正文

      大多數濕地在未來50-70年能抵御海平面上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03  

        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濕地能否力挽狂瀾?美國地質調查局和俄勒岡州立大學不久前發布的一份有關美國沿太平洋西北部地區潮汐沼澤對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研究報告稱,盡管不同濕地間的脆弱性存在差異,但大多數濕地在未來50年-70年能夠抵御海平面上升。但是超過這一時段,大多數濕地可能轉變為潮間帶泥灘,因為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超過了潮汐沼澤的適應能力。

        研究項目負責人、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凱恩·索恩表示,這項研究為管理者和科學家提供了每個研究地點的本底數據,在當地尺度上評估了棲息地的脆弱性,比較了區域間沼澤濕地的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沿海資源管理者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得出的一個明確結論是,在人類對于當地生態系統影響越大的區域,濕地就越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上述研究報告是由美國內政部西北氣候科學中心資助的一個研究項目得出的結論。這項研究的合作伙伴包括美國地質調查局、俄勒岡州立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西北氣候科學中心是美國為自然資源管理者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而提供科學信息的8個中心之一,由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國家氣候變化和野生動植物科學中心負責管理。

        在美國沿太平洋西北部地區,濕地提供了豐富的生態系統服務,包括為野生動物和漁業提供棲息地、防洪等,并為當地社區提供了經濟和娛樂效益。在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沿海土地管理者在制定保護河口棲息地適應性策略時,面臨許多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氣候變化對沿海生態系統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影響淡水供給、海水入侵、侵蝕、改變灘涂分布、改變水溫和海洋酸度等。目前,有關氣候變化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孤立的生態系統,沒有充分考慮相鄰生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沿海濕地,如淺海灣、灘涂和潮汐沼澤,是海洋與陸地環境相連的過渡區。由于沿海洪水、鹽分、風暴及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些棲息地對于氣候變化尤為敏感,而人類對這些區域在未來50年-100年將如何變化知之甚少。為此,研究人員在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選擇9處潮汐沼澤,研究了海平面上升對這些濕地的影響,目的是為制定沿海保護規劃提供科學數據。

        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不同沼澤濕地之間的特征差異;不同維度梯度和河口之間,沼澤濕地對于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是否存在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各濕地間在地形、植被、土壤特性、鹽分、潮差等基礎特征方面各有不同;濕地的脆弱性取決于預測的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初始海拔高度、潛在的沉積物累積速率和濕地的生產力。當海平面上升較低時,對于未來沼澤濕地的組成或空間范圍影響不大,甚至有正影響(增加中位沼澤區和高位沼澤區的比例);而當海平面上升的幅度中等到較高時,則會改變沼澤濕地的組成或者導致有植被的沼澤區消失,而轉變為潮間帶泥灘地。

        研究還發現,研究的9個沼澤濕地中,格雷斯港和威拉帕灣的濕地對于海平面上升具有最強的適應性,作為低地沼澤至少可以存在到2110年;研究的大多數濕地在未來50年-70年能抵御海平面上升,但最終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將超過濕地的沉淀累積率。到2110年,大部分的中位和高位沼澤地將被淹沒。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