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as主席紀達夫一直致力于“城市樞紐“或大型城市內高密集本地化區域的研究,推崇密集型、高度連接的現代化城市規劃。近日,他與AR建筑中國記者分享了他對未來建筑環境的理解,而他的設計靈感源泉,竟源于他的家鄉威爾士。
為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城市歷經了數百年的演變,也造就了不同類型的建筑。而今天,城市卻在承載大規模商業綜合開發項目,同時應對高速發展所帶來的進一步高度密集化和不斷提高城市效能的需求方面,逐漸不堪重負。
紀達夫認為,最好的解決之道也許是在已計劃的綜合開發樞紐附近發展城市密集化。
紀達夫手繪圖——高度連接的現代化城市規劃
那么,未來城市該如何建立城市樞紐以創造高度連接的現代化城市規劃呢?
紀達夫表示,未來的城市應在主要交通樞紐打造超高密度和緊密連結的活力社區,通過提供多樣化和近距離的居住、辦公和消閑設施,以及多層公共空間,締造超便利和有效的城市樞紐和生活模式,再利用城市樞紐之間的土地,建立低密度的公園、社區中心和教育設施,平衡都市人的生活所需,促使城市持續發展并滿足人們的需求,讓人們享受精彩時尚的工作、生活及娛樂環境。
Aedas在香港的富臨閣重建項目便是能體現卓越連接性的項目,其融合了新辦公樓與周邊環境的整體性設計,進而激活整個交易廣場周邊的環境。本次重建連接了交易廣場一期、二期與三期的塔樓,從視覺和實質上打通了發展用地,并締造了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新氣象。
香港中環富臨閣
紀達夫認為未來大城市及城市樞紐中,時尚的巨型建筑結構將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像蟻冢這樣的多孔結構,設有地上及地下步道、樓層及連接設施。香港地鐵站項目作為Aedas的專長領域之一,則是另一個極佳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