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四川省級“四好村”建設規劃公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0-09  

        9月18日,四川省委農工委宣布,四川省正在加緊制定方案,擬從9月起,瞄準“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目標,在全省全面開展“四好村”創建活動,力爭到2020年,在全省普遍建成市州級和縣市區級“四好村”基礎上,60%以上村建成省級“四好村”。

        突出脫貧攻堅和“四好”目標,正是全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核心關鍵詞。

        2012年底,四川省還有750萬貧困老鄉,住房是一大難題。2013年,四川省提出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這一“四川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發展能力的綜合載體。一年后,全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80%左右行政村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并大力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五大行動”。扶貧解困不僅成為新村建設首要任務,“住上好房子”同樣位居脫貧攻堅“四好”目標首位。

        省委農工委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我省新村建設理念的巨大轉變:不只是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我省隨后把解決貧困戶住房問題擺在重中之重,把無房戶、危房戶、住房困難戶作為優先對象,保證人人住有所居、戶戶住得安全。

        巴山新居、彝家新寨、藏區新居、烏蒙新村建設“四大板塊”與脫貧攻堅四大片區對應,成為我省新村建設的區域性品牌。而各地創新的推進措施,讓更多貧困群眾實現新居夢:受益巴中農村廉租房政策,通江縣麻壩坪中心村村民金明云每月只交15元就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涼山喜德縣躍進村貧困戶羅洪古作剛搬進新居,他說,依靠當地在新村建設中探索的鋼構建房模式,房屋成本降了5萬元,加上政府補貼,新房自己只掏了3萬元……

        四川省還針對村落多、布局散、規模小等實際,將新建新村聚居點、改造提升舊村落、保護傳統村落民居結合,將大批“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微田園”的美麗鄉村建成蜀鄉田野里的“鄉愁故園”,不斷走出符合四川實際、具有四川特色的新村建設之路。

        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計建成幸福美麗新村9582個,帶動了371.6萬貧困群眾脫貧。今年1月,我省啟動第三輪63個幸福美麗新村示范縣建設,其中55個縣為片區內貧困縣,其余8縣為片區外扶貧任務較重縣。“目前,我省正有序推進今年的6000個幸福美麗新村、2700個扶貧新村和4.2萬套農村廉租房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和扶貧新村住房建設26.74萬戶中貧困戶占13.93萬戶,目前已全部開工,8月底前住房已竣工10.17萬戶。”省委農工委負責人介紹。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