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江西這片熱土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全國生態格局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并首批全境列入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被譽為全國最綠的省份之一。
江西省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重要指示和江西省委推進綠色崛起的決策部署,積極構建“生態+檢察”工作模式,加強對生態環境的精準保護,促進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法治化水平,成為裝點山水江西的明媚法治“風景”。
摸清家底精準定位“生態+檢察”支點
“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江西森林覆蓋率列全國第二位,湖泊擁有率列全國第三位,在這16.6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上,各地自然資源分布、生態環境質量如何,存在哪些生態環境治理弱項?2015年8月,江西省檢察院黨組部署開展“加強生態檢察,服務綠色崛起”專項監督,全省各級檢察機關結合當地情況和工作實際,摸清生態家底,科學謀篇布局,勾勒出生態檢察的精準行動“地圖”。
省檢察院起筆有力——制定下發實施方案,明確開展專項監督工作重點、主要措施和實施步驟等綠色“指標”。成立由省檢察院檢察長劉鐵流任組長、分管副檢察長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多次調度、及時掌握各地進展情況。在省林業廳設立派駐檢察室,對破壞生態環境重大刑事案件進行掛牌督辦。
今年3月,省檢察院派出4個工作組分赴省內7個設區市督導調研,派出兩個工作組分赴河北、福建兩省檢察機關取經,省檢察院黨組逐一聽取調研情況匯報,研究推進措施。4月,召開加強生態檢察工作會議,對全省檢察機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5月,劉鐵流檢察長深入廣昌工業園區10家企業,宣講法律政策,對工業園區綠色產業布局等工作開展調研。聯合江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批捕新余仙女湖鎘污染事件犯罪嫌疑人等11起典型案例,以及深入推進生態檢察工作的12條指導意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市、縣兩級檢察院跟進迅速——11個設區市檢察院和南昌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全部成立由檢察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生態檢察組織機構體系和常態化工作模式實現全覆蓋。主動上門,專門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和當地農業、礦管等部門座談,搭建案件通報、情況反饋等信息“對流”平臺。向國土、水利等部門派駐30余個檢察室,延伸了工作觸角。
一聲聲高歌行進的“號子”,因各方力量的聯動參與變得更加嘹亮:江西省檢察院聯合省政府法制辦制定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協作配合的若干意見,聯合省環保廳等部門制定加強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形成保護合力。省生態文明辦和省環保廳負責人應邀作輔導報告,為全省檢察機關分析發展形勢,增加專業知識“供給”。
充分履職精準構建多維立體法治“屏障”
遠山含笑,青翠欲滴。在“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的國家級生態縣銅鼓,沿著山路,邊走邊訪,在和山里老俵聊天中宣傳生態檢察職能、收集案件線索,是銅鼓縣檢察院干警下鄉的常見場景。一路走走停停,換來的是全縣三鄉六鎮四林場百姓對生態檢察職能的了解和對檢察干警的熟稔、信賴。
“老俵砍香榧樹時沒站好位置,結果被樹砸死。”走訪棋坪鎮時聽到的“香榧樹”一詞,引起該院干警注意。“香榧樹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且樹齡較長,約5個立方米,光憑兩三個人不能運走,背后可能涉嫌團伙犯罪。”該院偵監科科長胡德鳳介紹,經立案監督和依法追捕,目前法院對7名犯罪分子全部作出有罪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