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推動健身休閑產業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意見》指出,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是推動體育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強勁引擎,是增強人民體質、實現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對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市場主導、創新驅動,轉變職能、優化環境,分類推進、融合發展,重點突破、力求實效”的原則,推進健身休閑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滿足大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休閑需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格局,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針對健身休閑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意見》提出了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和政策舉措。一是完善健身休閑服務體系。推廣普及日常健身,發展冰雪、山地、水上、航空、汽車摩托車等戶外運動,發展時尚、民族等特色運動,促進產業互動融合,推動“互聯網+健身休閑”。二是培育健身休閑市場主體。支持各類健身休閑企業發展,壯大體育社會組織,鼓勵創業創新。三是優化健身休閑產業結構和布局。提升服務業比重,改善健身休閑產業結構,支持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健身休閑產業。四是加強健身休閑設施建設。完善健身休閑基礎設施網絡,盤活用好現有體育場館資源,加強特色健身休閑設施建設。五是提升健身休閑器材裝備研發制造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品牌建設,推動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六是改善健身休閑消費環境。深挖消費潛力,完善消費政策,引導健康消費理念。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
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6〕7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健身休閑產業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體育運動為載體、以參與體驗為主要形式、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的,向大眾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涵蓋健身服務、設施建設、器材裝備制造等業態。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人民群眾多樣化體育需求日益增長,消費方式逐漸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消費轉變,健身休閑產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但目前健身休閑產業總體規模不大、產業結構失衡,還存在有效供給不足、大眾消費激發不夠、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器材裝備制造落后、體制機制不活等問題。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是推動體育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強勁引擎,是增強人民體質、實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對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健身休閑產業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健身休閑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健身休閑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健身休閑產業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滿足大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休閑需求,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發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撐和持續動力。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在組織管理、建設運營、研發生產等環節創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務質量,更好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
轉變職能,優化環境。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著力破解社會資本投資健身休閑產業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問題;加強統籌規劃、政策支持、標準引導,改善消費環境,培養健康消費理念,使各類群體有意愿、有條件參與健身休閑。
分類推進,融合發展。分層分類、區別對待,保障大眾基本健身休閑需求,促進健身休閑產業多元化發展;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立足全局,促進產業各門類全面發展,統籌協調健身休閑產業與全民健身事業,推進健身休閑與旅游、健康等產業融合互動。
重點突破,力求實效。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棚戶區改造等國家重大部署,以健身休閑重點運動項目和產業示范基地等為依托,發揮其輻射和帶動效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ㄈ┌l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格局,市場機制日益完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產業環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更為緊密,健身休閑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