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球動態 » 正文

      巴黎立法:全民當城市園藝師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1-02  

        身為全球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巴黎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鮮花之都”。巴黎人天生熱愛鮮花和園林,即使土地位置十分有限,也無法阻擋政府和居民致力于綠化環境的決心。經過多年的努力,精心打造的園林隨處可見,層次豐富的植物陽臺令人目不暇接……當這樣的城市遇到酷愛園藝的現任市長安娜·伊達爾戈,即將掀起一場更多、更綠、更健康的“綠色革命”。

        伊達爾戈今年初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新興綠化”項目,根據規劃,巴黎市區墻壁和屋頂的植被總面積到2020年將達到100公頃,其中蔬果種植園占三分之一。“新興綠化”得到巴黎市民的大力支持,共獲得贊成票21319張,政府已批準了近200萬歐元的項目預算。

        隨后,巴黎政府又趁熱打鐵頒布了一項新法案,鼓勵人們修建自己的花園。這意味著喜愛種花養草想要參與打造城市花園的居民,都可以獲得一份時長3年的綠化許可證,讓人們喜出望外。園藝愛好者可以在區域內種植任何想種植的植物,無論是蔬菜、果樹、還是花草。政府還鼓勵人們盡情釋放想象力,用創造性的嘗試讓巴黎的綠意無限蔓延,人們給房頂鋪上草皮,在停車場種上蘑菇,甚至在享譽世界的老佛爺的Chanel大樓墻壁上種上了草莓,短短幾個月內就收獲了400公斤果實。

        巴黎政府對居民有一個限制要求,那就是不能使用化肥、除草劑和農藥,必須采用可持續的方法來種植。“城市園丁”

        們要獲得一份“重建植被的執照”,并承諾發展種植當地蜜源植物。如果通過了綠化環境的申請,市政府會提供一套“種植工具包”,里面有植物種子和表層土,以方便大家栽種。巴黎市政府分管綠地規劃的項目助理佩內洛普·可米特表示:“我們希望向人們證明,隨著技術進步,限制將會越來越少。”

        巴黎市政府高瞻遠矚,不是簡單地把綠墻和城市果園當作怡情養性的環保“實驗”,而是要逐漸擴大至盈利規模,打造“本地供應鏈”。巴黎市長在推特上專門組織了城市農產品生產計劃參與者的領英(linkedIn)討論群。城市果園志愿者協會的負責人帕科表示,“研究表明,600至800平方米的產出足以養活一個人。這很快會成為真正的農業。”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