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的自然景象在眼前緩緩展開。如今,毗鄰市中心的席帽山公園,已成為眾多登山愛好者和市民遠足休閑的好去處。
“城市不能只有鋼筋水泥,有了綠色點綴,才能更有生機。登上席帽山公園,到處是蔥郁的綠,遠眺居住的城市,會有一種自豪和滿足。”市民劉源坦言。像這樣的點贊還有很多,江海區外海街道居民小李最愛的就是“家門口”的外海體育公園,這里是他每天與球友們運動娛樂的“基地”。
外海體育公園于2010年開始建設,首期建成運動場、健身徑、體育器械等設施。去年投入110萬元升級改造后,公園新增了新增花架長廊,景觀方亭等設施,環境變得更加優美。“公園每天都很熱鬧,附近幼兒園放學后,很多家長陪同小孩過來玩耍,不少學生也會來這里打球。”小李說。
公園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目前,江門公園城市建設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記者從市林業和園林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建成各級各類公園逾840個,現已初步形成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城市林業為點,以綠色通道、沿海防護林帶、農田林網為線,以生態公益林為面的“點、線、面”結合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
其中,龍舟山、白水帶、圭峰山、石花山、梁金山、大雁山、鰲峰山七個龍頭公園,以及特色田園風光公園、江門植物園、城鄉綠廊等重點項目正在抓緊推進。中國農業公園總體概念規劃于今年11月7日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
小鳥天堂濕地公園整合了新會、江海兩區濕地資源,總面積達5.8萬畝,將建設小鳥天堂(會城)榕林濕地公園、小鳥天堂(三江)湖灣濕地公園和小鳥天堂(禮樂)田園濕地公園三大項目。目前,小鳥天堂濕地公園與開平孔雀湖濕地公園均已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并通過省級專家評審。
廣東鎮海灣紅樹林濕地公園,擁有珠三角連片面積最大、保護情況較好的紅樹林,是珠三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我市將用5年時間將其建成珠三角最大的紅樹林濕地公園,現已完成15萬畝區域的概念規劃,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元,分成兩期建設。現公園6個入口及步徑建設正在按計劃加快推進。
此外,鶴山古勞功夫水鄉濕地公園首期建設已完成并對外開放。縣級的開平翠山湖體育公園、南島蒼江體育公園,鎮級蓬江席帽山公園、鶴山鶴城公園等先后建設開放,公園城鄉覆蓋步伐明顯加快。新會大澤沙沖南勝村公園、鶴山址山高咀村公園等村居公園建設,與村莊環境整治、鄉村美化綠化工作相結合,運用鄉土樹種和生態方法營造景觀,并發動社會資金等支持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