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儀征市農委了解到,文昌路西延段(S353)省道綠化景觀帶建設總體思路和方案已出爐。根據設計思路,該道路綠化建設有別于常見的城市道路綠化,而是一條簡單、純粹、本土、自然、融合為一體的綠化景觀帶。
S353省道綠化方案正在制定
“一帶、三層、三網、多點”
儀征S353省道東起新集鎮友誼河,西至六合區八百鎮,全長29.16公里,是揚州重要交通干線,途經新集、新城、馬集、月塘4個鎮,橫跨友誼河、小龍澗、龍河、胥浦河等重要河道,沿途附近有廟山漢墓、揚州西郊森林公園、捺山地質公園、銅山森林公園、棗林灣、天樂湖、登月湖等旅游資源。
根據規劃設計,353省道綠化景觀帶有別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綠化,它所要呈現的是一條集簡單、純粹、本土、自然、融合為一體的綠化景觀帶。
S353省道綠化景觀帶總體分為“一帶、三層、三網、多點”,“一帶”即打造353省道沿線兩側森林景觀帶,“三層”即打造近道路30米內的近景、30-100米的中景、100-300米的遠景三層景觀效果,“三網”即打造道路林網、水系林網、農田林網,“多點”即打造道路節點、水系節點、迎面坡、采石宕口等主要節點。
儀征市農委副主任鄧永慶介紹,S353省道綠化建設具體方案正在制定中。
森林鄉野大道+多彩道路
以綠為主黃紅紫白粉等相伴
根據規劃,S353省道綠化景觀帶將成為一條集生態防護、形象提升、景觀展示于一體的綠色森林生態林、多彩浪漫景觀帶和立體流動景觀窗;建設具有特色鮮明的集快速省道、景觀綠道、鄉野慢道、旅游通道為一體的森林鄉野大道,展示美好儀征的田園之美、山林之美、濕地之美、村落之美和自然之美。
在生態理念上,突出“保、還、借、造”,即突出人性化設計保護沿線生態環境,采用靈活化設計還原道路自然生態,憑借天然水綠田林展現自然式設計,圍繞鄉土化設計營造郊野森林景觀。
在色彩搭配上,提煉沿線景觀色彩,形成以綠色系為主色調,黃、紅、紫、白、粉等色彩相伴的色彩體系。
在植物選擇上,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新優品種,保證最佳成活率,避免純林,合理建立復層種植結構,形成各有觀賞特色的四季景觀。
在植物搭配上,以高大喬木為主,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搭配,色葉、觀花、觀果植物形成特色;灌木多配置在林帶邊緣,豐富層次和色彩變化;地被草本選擇自播繁衍力強的宿根野生花卉形成郊野花帶,打造浪漫的鄉土氣息。
大生態+大景觀+大旅游
省道兩側300米范圍統一設計
S353省道綠化景觀帶的規劃設計首先結合現狀,通過總體的景觀規劃,包括總體景觀布局、景觀風貌、植物規劃、色彩規劃等,實現對全部設計內容的整體統一部署,并突出重點和特色;針對353省道兩側300米范圍內的田、林、村、水、坡提出統一設計的思路,對植物配置、地形處理、空間開合等進行統一考慮與設計。
景觀帶將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的水體、田園、林帶等資源,貫徹“大生態”、“大景觀”、“大旅游”的整體統籌觀念,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充分考慮視線因素,利用遠近景關系,營造以植物為剪影的大地藝術。
對沿線114個景觀地塊進行科學評估和分析,劃分等級節點;選擇道路交叉路口、村口、河流、水塘、坡地等具有明顯的觀賞優勢以及景觀資源特質的地塊,確定為等級較高的景觀節點。在造景手法上,節點處景觀選擇較大規格樹木,配置層次更加豐富多變;普通地塊景觀選擇較小規格樹木,配置層次較為簡潔;靠近道路的近景地塊多選擇觀花、觀果植物,多用園林造景的手法;遠處的地塊多選擇高大喬木形成背景林帶,多用造林的手法。總體上區別于城市道路綠化,植物景觀整體呈現自然、郊野、生態的風格,避免城市化的行列式、模紋式、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