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球動態 » 正文

      拉丁美洲退化土地恢復可創造巨大經濟價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3-02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一份新的報告認為,拉丁美洲的退化土地是一個尚未得到利用的經濟機會,可以通過提高環境生產力和儲存碳,產生巨大收益。這份題為《拉丁美洲景觀恢復的經濟案例》報告指出,2014年12月7日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與有關國際組織共同提出了“20x20倡議”,制定了“到2020年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恢復2000萬公頃土地”的目標。該目標完成后,可以在50年內至少獲得230億美元的純經濟效益,這個數字相當于該地區糧食出口總額的10%。

        報告的主要作者、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瓦爾特·維爾加拉說:“退化的低生產力土地拖了國家經濟和當地農民的后腿,但其中也蘊含著巨大的機會。世界資源研究所對土地恢復的經濟分析顯示,如果這些表現不好的土地恢復了生產力,不僅土地本身能夠產生直接收益,而且還能創造巨額附加收益,其中包括增加碳儲存量和減緩氣候變化。”

        在拉丁美洲,20%的林地和農業用地已經退化。這些土地因木材采伐、過度放牧或種植大豆,往往變得貧瘠,降低了土地生產力,同時也喪失了涵養水源和改良土壤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世界資源研究所已經在拉丁美洲確定了6.5億公頃適合開展恢復工作的土地。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計算,這些土地中有15%可以恢復為自然生態系統,還有15%的土地可以恢復為農田,其余的70%可以恢復為農林牧復合經營系統。

        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倫比亞、秘魯、智利、阿根廷、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圣薩爾瓦多和墨西哥等11個拉丁美洲國家,巴西的圣保羅州、圣埃斯皮里圖州和馬托格羅索州以及一些私人組織,已經為響應《波恩挑戰》發起了“20x20倡議”,開展土地恢復工作。

        巴西氣候變化科技研究所的諾布瑞說:“《拉丁美洲景觀恢復的經濟案例》報告的分析結果證明,土地恢復是拉丁美洲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通過恢復拉丁美洲大面積的森林和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我們就能夠把大氣中的碳固定到土壤和植被中,使土壤更加肥沃,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全球公共和私人部門將為落實“20x20倡議”投入約11.5億美元資金。國際Althelia投資公司拉丁美洲事務部負責人胡安·埃巴說:“土地恢復不僅是一項好的環境政策,而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果,所以我們才會為恢復拉丁美洲各地的農田、牧場和森林投入至少7000萬美元。我們期待,我們所做的工作能夠為秘魯、危地馬拉和巴西帶來實實在在的社會和環境效益,同時這對我們公司而言也是一項明智的財務投資。”

        《拉丁美洲景觀恢復的經濟案例》報告預計,拉丁美洲的土地所有者能夠通過土地恢復,平均每公頃增加1140美元的收益,主要來自以下5個方面:農業生產力提高所創造的收益,土地恢復促進了玉米、大豆和小麥等作物的產量增加,同時還可降低農業保險費用;木質林產品收入增加;銷售和使用非木質林產品,如藥用植物、動物產品、水果和堅果等的收益;在恢復的土地上開展生態旅游的收入;植被恢復帶來的碳匯價值。

        報告指出,除了直接經濟效益外,土地恢復是拉丁美洲緩解氣候變化和實現氣候目標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拉丁美洲,56%的溫室氣體來自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變化。該地區的土地恢復工作在50年中可以固定50億噸二氧化碳,幾乎相當于拉丁美洲的年碳排放量。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