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球動態 » 正文

      哥本哈根:讓智慧持續綠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3-10  

        摘要:純凈的空氣,干凈的人行道,無處不在的自行車和淡水運河,也許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哥本哈根了。它是歐洲綠色之都,也是全球綠色城市的典范。它在西門子綠色城市指標(Siemens Green City Index)中首屈一指。而根據哥哈投促局報道,曾經連續兩年拿下歐洲智慧城市第一把交椅的也是它。哥本哈根是全球碳足跡最低的城市,也是世界主要城市中對降低碳排放表現最積極的城市。為了成就一個更綠色的哥本哈根,丹麥有哪些充滿智慧的方案呢。

        哥本哈根解決方案實驗室(Copenhagen Solutions Lab)是哥哈打造智慧城市的項目孵化器。它與政府跨部門工作,與地方和國際企業,知識機構合作創建和測試新的想法,技術和方案去解決城市生活中的真正挑戰,從而創造新的,有益于未來城市規劃和建筑環境的發展模式,用源源不斷的智慧持續一個更綠色的哥本哈根。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重視聽取市民的訴求,尤其是那些研究或感興趣智慧城市發展的人們,CSL都積極提供可以交流的平臺。目前該實驗室有專業的管理人員(Marius Sylvestersen)負責項目管理,戰略發展和合作關系等。這里小編整理了CSL五個已有項目來初步了解哥本哈根建設智慧城市的方向和舉措。

        數據平臺(Data Platforms)

        哥本哈根開放數據(Copenhagen Open Data)是整座城市的門戶數據。自由和開放使用依然是它最基本的原則。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有關于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和文化活動等數據。當前的可用開放數據集都可以在data.kk.dk和opendata.dk查到。當然,這個數據平臺也不斷致力于擴大城市開放數據和數據集。值得借鑒的是,他們鼓勵所有市民參與這個過程,所有關于數據的想法或者需求,該平臺都會盡力提供幫助。此外它還長期尋找好的數據案例,如果有基于公開數據的好項目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實現共享。

        城市數據交換(City Data Exchange)

        城市數據交換希望實現一種可能:讓各種用戶,包括市民,公共機構和企業之間購買,銷售和分享范圍廣泛的數據類型。為此日立咨詢(Hitachi Consulting)幫哥本哈根建設了一個創新平臺。這個項目將有助于哥本哈根實現2025年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城市的目標。它還將幫助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以及給城市帶來新的商機。該平臺由哥哈政府,CLEAN(一個丹麥清潔技術集群),以及首都地區和其他合作伙伴組成的財團共同支持。目的是通過開發一個全城范圍的市場,讓各類用戶購買和銷售數據,進一步超越現有的開放數據平臺。而這個市場被稱為城市數據交換。它是第一個可以同時傳送和集成公共私有數據的平臺。這樣使那些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大學和公共部門通過合并更為多樣化的信息來源讓實現合作成為可能。從而更好的應對城市在可持續發展中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復雜問題。

        城市互聯網平臺(IoT Platform for Cities)

        哥本哈根,安特衛普和赫爾辛基聯合推出了一個創新計劃, 即共同打造新一代互聯網平臺的城市。這個項目總預算為560萬歐元,由歐盟地平線2020項目“選擇城市”發起,以形式為Pre-Commcercial-Procurement(PCP)的過程,在參與公司中得到聯合資金后用來開發驗證原型和測試實際設置。這個項目還希望能并購更多歐洲城市的互聯網平臺。招標計劃公布于2016年11月,PCP也從2017年初啟動。

        街頭實驗室(Street Lab)

        繼‘連通哥本哈根項目’(Copenhagen Connecting Project)贏得2014世界智慧城市大獎后,哥本哈根街頭實驗室測試區域真實空間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將展示智慧城市和互聯網的最新技術,演示這些技術對于公民,決策者和公司的應用潛力,并為擴展最終合格方案到更廣泛的城市空間提供證明,為丹麥和世界其他城市提供新的思路。

        街頭實驗室放置于最擁擠的市中心街道(安徒生大道),它是公私部門合作的成果,通過這樣跨部門的方法來創造一個連貫綜合的設置。由于城市各個部門的參與,使得專業人士能夠有平臺提供他們的專業知識,選擇和評估整個方案并且進行測試。該實驗室通過選擇用例和網絡基礎設施于2016年進行開發,計劃2018年開放測試新方案。這個項目第一階段已選定的測試用例有: 智能停車、廢物管理、空氣質量、噪聲監測、水資源管理、流動監測、針對游客的城市無線,數據卸載, ssset跟蹤等等。

        “下橋”UNDERBROEN

        UNDERBROEN是丹麥語,意為“下橋”,它是探索城市生產的地方,也是創新者和干擾者的聚會場所。這是一個與數字產品技術的研討會,一個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社區。那么它都做些什么?首先,通過開放式創新過程,可以幫助企業和組織學習并獲得制造商的創新舉措;它還是一個教數字生產技術、設計思維和原型的平臺;能連接那些需要制造商提供幫助(技能)的人群,創業公司和小型企業;

        也可以進行知識共享或討論數字化生產中更為廣泛的影響。

        結語

        歐洲國家的智慧城市建設一直是全球值得學習的榜樣。早在2007年,歐盟已經提出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并且擁有一套自己的評價標準,包括智慧環境,智慧經濟,智慧治理,智慧居住,智慧機動性以及智慧人等六個方面。自此各個城市陸續開始了自己的“智慧計劃”,一些城市也取得了帶有鮮明特色的階段性成果。其中斯德歌爾摩,赫爾辛基,柏林,巴黎,漢堡,巴塞羅那,維也納,阿姆斯特丹,倫敦,和哥本哈根被稱為‘歐洲的十大智慧城市’。我們今天著重介紹的哥本哈根,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獨特的數據管理與公私部門的高效合作,讓環哥哈經濟區成為眾多智能技術的測試基地,為大型城市的建設、監測與管理帶來了極大幫助。哥本哈根致力于到2025年成為全球首個實現碳中和的首都,且丹麥計劃在2050年完全棄用石化燃料。此外,全國與地方政府在環保方面的宏偉目標以及對可持續性發展的高度關注也為哥哈智慧城市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極大地推動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規?;瘻y試。在哥本哈根建設智慧城市的案例中,公共部門與各產業和學術機構之間的密切合作也是值得思考的模式。不僅如此,丹麥民眾一直以來喜歡嘗試新興技術,普通公民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積極參與自己城市的規劃與發展,這些或許都是我們應該反思和借鑒的內容。

        最后想介紹一段由丹麥外交部發布的短片,展示了哥本哈根打造智慧城市的‘野心’和目前取得的一些成果,它還是值得我們超過6分鐘的了解。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