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第七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大會的重量級分論壇——綠色城市與新型城鎮化國際論壇在當日下午如期召開,近500位國內外專家參加了論壇。北京世園局崔勇部長作為特邀嘉賓主持這場論壇。
北京世園局崔勇部長
首先演講的是法國SFA建筑師協會主席帕斯卡-坎塔爾·奧夫斯坦,他與也是法國資深設計師的合伙人讓·貝爾納·貝特涅埃以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理念為主題共同發表演講。帕斯卡曾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理工大學等大學任教,在美國和法國獲過多個建筑大獎。 他說在法國的文化里面,建筑其實跟景觀兩個層面是非常分割化的。他們想做灰色區,這里面有可持續和持久性的設計理念。他將中國的針灸理念用到城市規劃里去,把城市看作有機的活的生物,在很小尺度的干預下,讓周圍的區域有所改善和改變。
法國SFA建筑師協會主席帕斯卡(左)、合伙人貝特涅埃
新加坡國立大學環境與設計學院原院長王才強教授,則用一個公寓的具體案例,來闡述未來社區的規劃設計。他們對項目的定位是建立生態、交通、社區多種連接器。希望創造一個社區,在1分鐘內的步行時間內,可以抵達大部分日常生活的設施。將老齡化人群融入日常生活,設置多個節點安排托老設施。另外新加坡一直提倡創造少車環境,因此布了一個綠廊的網絡。還考慮到共享空間與創業中心,希望可以創造一個更富有彈性、靈活的建筑環境。
新加坡國立大學環境與設計學院原院長王才強
笛東規劃設計公司董事長袁松亭先生,擁有多年國內外設計經驗,對城鎮建設和運作有著獨特見解。他提出,目前全國在建的特色城鎮里面,占比最多的的是以旅游為目的的城鎮建設,這樣可能會陷入一個新的困境。他認為,城鎮特色可以從不可復制的區域環境入手,區域因素和意識應當成為新一輪城鎮特色重要的源泉。他以天津薊州區的白澗小鎮為例,笛東把京津冀一體化作為這個項目規劃設計的重要出發點,結合農業部創建國家農業公園的目標,最終使得白澗國家農業公園小鎮概念呼之而出,獨具特色的規劃理念受到甲方的高度評價。在貴州丹寨小鎮的規劃中,笛東則基于區域意識,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做一個實體物質文化的建設,通過細節展現區域文化和生活。
笛東規劃設計公司董事長袁松亭
笛東規劃設計公司總設計師夏成鋼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規劃建設為例,介紹如何創造城市特色景觀。在演講中,夏總深厚的文化底蘊彰顯無疑。在他看來,真正體現城市特色的是一個城市的歷史文脈,延展文脈的過程也是創造城市特色的過程。另外,一個城市的特色僅靠建筑或建筑空間來創造是不夠的,景觀在其中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在相關的規劃中,把中國文化的傳承深入到項目每一個細部。
笛東規劃設計公司總設計師夏成鋼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城市綠化和生態中心主任蔡福祥先生分享了新加坡城市景觀致力于園林生態保護的經驗。他介紹說,李光耀先生很有眼光,在1963年就確定把新加坡打造成“花園城市”,積極推廣全國綠化運動,還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區旁邊建設公園,將分布在東南西北的大型公園以綠色廊道銜接起來,完成總計有400公里長的綠色廊道。現在新加坡在考慮將“花園城市”提升到更高層次,希望通過六大方面邁向綠意盎然的“花園里的城市”。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城市綠化和生態中心主任蔡福祥
韓國新東亞集團建設部長鄭勉先生,以世宗市為例分享了韓國綠色生態都市規劃與實踐。包括通過一系列綠色技術,讓城市生態可循環可持續。還通過景觀的多樣性、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來實現一個新型的具有生態意義的城市。他還提出,要運用大數據,將新的技術融合進園林的設計,園林建設應該結合多個學科,融合不同學科的人才,創造出一個復合型的智能城市。
韓國新東亞集團建設部長鄭勉
清華大學規劃系教授張敏則講了中國城市的山水意境。他提出,中國城市很大的特點就是很在乎山水環境。江西贛州有中國唯一的宋代城墻,文物保存很多。當地領導緊急叫停城墻旁邊建的國際會展中心,將之變成綠地,并把新機場搬走,以保持城市的景觀環境。張敏認為,所有的城市都應該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不僅談生態,還要建設人文園林、人文景觀。
清華大學規劃系教授張敏
發言嘉賓的講座都很精彩,崔勇的主持也非常有亮點,對講座的點評,穿插各種故事饒有趣味,信手拈來無縫銜接讓人贊嘆。在論壇最后他表示希望通過各位專家的設計和實踐,讓新型城鎮化建設更加綠色和生態,他還向在座的專家發出邀請,籌備中的2019北京世園會誠邀各界高手參與獻計獻策,大家合作共贏攜手推動北京世園會的建設,助力中國園林的發展,邁向新的輝煌。